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近日,一只狐貍出現在門頭溝潭柘寺,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記者今天(11月15日)從潭柘寺獲悉,目前狐貍仍在景區游蕩。專家對此稱,北京已經十余年沒有出現過野生狐貍,這只狐貍是人工養殖的,建議盡快移送。
最近,不少游客在游覽潭柘寺時遇到了這只小狐貍。寺廟出現狐貍,網友笑稱“很有故事感”。從游客拍攝的視頻和照片中可以看到,這只狐貍時而安臥于寺廟香爐前,時而拖著毛茸茸的大尾巴在景區游蕩,面對來來往往的游人并不害怕,還大方讓游人拍照。今天,潭柘寺工作人員稱,目前狐貍還在景區。“景區和山是連著的,狐貍有時在山上,有時在景區內各景點流動。”她表示,不確定狐貍是否會咬人。
這只狐貍是否為野生狐貍?對此,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體系建設和管理科科長史洋稱,北京只有一種野生狐貍——赤狐,不過已經十多年沒有野外目擊記錄了,此次在潭柘寺出現的是養殖的狐貍。
他說,北京原生的赤狐毛色為黃色發紅,目前大家經常看到的毛色為白色或黑色的狐貍,是人工養殖的藍狐或者銀狐,都不怕人。他說,《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中有一種北美赤狐,和北京原生的赤狐長得很像,是可以通過人工馴養用來做皮毛獸的。
史洋建議游客不要靠近狐貍,以免被狐貍抓傷或咬傷。“這只狐貍被人飼養長大,野外生存能力較弱,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將其送到適合飼養的地方,同時避免對游客造成傷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