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北京市人社局與市發改委、市商務局聯合發布《關于公開征集北京市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2022年度)名單的通知》(簡稱《通知》),在全市范圍內公開征集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通過在家政服務行業推行員工制,實現市場主體自律守信、規范經營的同時,力爭打造家政服務勞務品牌,更好地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
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是指直接與消費者(客戶)簽訂服務合同,與家政服務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統一安排服務人員為消費者(客戶)提供服務,直接支付或代發服務人員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并對服務人員進行持續培訓管理的家政企業。這類家政服務企業利好各方。
于消費者而言,這類企業可提供穩定、規范的家政服務。因為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有合同約束,而家政服務人員有了保障之后,也會安心工作,也能更好地提供服務。對家政服務人員來說,勞動權益、社保權益、培訓權益以及勞動報酬,都有了保障。從企業角度來看,與客戶關系更穩定,與家政服務人員關系更緊密,有利于企業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6月印發《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適應轉型升級要求,著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最近,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民政部、人社部等15部門發布《深化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三年實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到2023年每個“領跑者”城市培育3家以上品牌化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制家政服務員占比超50%)。
北京此次公開征集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既是在落實上述文件要求,也是為了適應首都高質量發展。因為當一個城市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就會對包括家政服務在內的城市相關服務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市場上的松散式家政服務,則無法滿足部分家庭需求。這種情況下,北京征集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對其提供必要支持,具有多重意義。
北京市發改委、商務局《通知》明確,經最終確定的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可申請實行特殊工時許可,以及失業保險金返還、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等相關政策,也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回爐培訓補貼。同時,還可以向注冊地區住建部門申請協調解決職工集體宿舍,并向稅務部門申報享受免征增值稅政策。顯然,這些政策為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提供諸多實實在在的支持。
筆者以為,既要通過征集、支持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打造家政服務勞務品牌發揮引領,也要通過相關措施讓這類企業成為家政市場“主流”。所謂“主流”:一是,這類企業應該在市場主體中占多數;二是,其員工制家政服務員人數應該在從業人員中占多數;三是,其所服務的客戶數量應占到多數。做好這些工作,家政市場才有望更規范化發展。
即使短期不具備實現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成為市場主流的條件,也應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作為中長期目標任務。只有讓這類企業成為市場主流,才能減少松散式家政服務企業,從消費者到家政服務人員,合法權益才更有保障,勞動、消費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才能在家政行業真正落地,家政服務市場才能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