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第253場新聞發布會要點匯總
11月1日下午
11月1日0時至14時,北京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
本輪疫情北京累計報告本土病例31例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介紹,截至目前,本輪疫情全市累計報告本土病例31例,其中確診病例29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
北京新增病例曾5次核酸陰性,其4名家庭成員中3人確診
確診病例現住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小區,為10月24日已通報確診病例的丈夫,也是10月28日已通報確診病例的兒子。10月22日進行集中隔離,10月22日、24日、25日、26日和28日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10月31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已轉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綜合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11月1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目前其共同居住的4名家庭成員中,已有3人確診。該病例在進入集中隔離點9天后發病并采樣檢測陽性,根據國家及北京市相關管理方案,無新增密切接觸者。
北京疾控:繼續堅持非必須不出境,近期非必要不出京
當前,國外疫情仍然高發,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局部出現聚集性疫情。隨著氣溫降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要繼續堅持從嚴從緊的防控策略,強化落實“四方責任”,嚴格進京管理,落實個人防控責任。全市各賓館、酒店、民宿等提供住宿的單位,機場、車站、進京卡口等交通樞紐要加強排查管控,嚴格落實測溫驗碼,發現有中高風險地區或報告確診病例所在地區旅居史的來(返)京人員,要及時報告,落實相關管控措施。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朋友,14日內從有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含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地區的來(返)京人員,或健康碼為黃碼、紅碼的人員,要主動向社區(村)、單位、賓館報告行程,配合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繼續堅持非必須不出境,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去中高風險地區和報告確診病例的地區出差、旅游。正在京外出差、旅游等未返京人員要做好旅途、就餐等過程中的個人防護。外出出差、旅游、旅居歸來后,建議進行核酸檢測,并密切關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可疑癥狀,要佩戴好口罩及時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并告知醫生旅居史,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延誤診療。
昌平區副區長佟立志
北京昌平一棋牌室接到停業通知仍組織打牌,四人被行拘
10月26日,沙河鎮一棋牌室經營人張某某在接到停業通知后,拒不執行疫情防控規定,仍然開門營業,組織另外三人在棋牌室內打牌,四人已被昌平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昌平已累計招募志愿者1000余名,服務時長超過8000小時
疫情發生以來,全區近5000名機關干部、醫務人員、警察等在戰疫一線堅守。其中,志愿者是活躍在防控一線不可或缺的力量,10月22日以來,啟動志愿者招募工作,全區各界朋友踴躍報名,目前已累計招募志愿者1000余名,廣大志愿者堅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精神,協助開展核酸檢測、心理咨詢、物資供應、隔離點保障等工作,累計服務時長超過8000小時,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佟立志呼吁,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還處于緊平衡狀態,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補充到志愿者服務一線,在此也真誠歡迎更多志愿者參與到防疫志愿服務活動中,助力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市衛健委副主任李昂
有流行病學史的發熱門診患者,未排除感染前閉環管理
市衛健委副主任李昂介紹,為堅決做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從嚴從緊做實做細各項防控措施,對發熱門診及管控區域診療服務進行了再部署、再落實。
市衛健委要求各醫療機構對發熱門診掛號就診的患者,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盡快安排相應檢查。對有流行病學史的患者,在等待檢查、檢驗結果期間以及未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之前,采取嚴格管理措施,實行閉環管理,限定其活動范圍,督促做好自身防護,在等待檢查檢驗結果期間以及未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之前,告知患者不得自行離開及自行離開的后果。對于有流行病學史已掛號未就診的患者,醫院電話告知其及時到醫院就診。
管控區內需定期開藥慢性病患者,可代開藥和送藥上門
要加強管控區域常規醫療服務,做好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和管控區域、集中觀察點等相關區域的患者醫療服務,建立社區篩查、閉環轉運、醫院銜接、隔離救治的全環節工作流程。轄區內有管控社區(村)的,要第一時間成立醫療小組,通過向管控社區(村)、集中觀察點派出醫療服務隊、流動醫療車或駐點醫務人員,以及和屬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接等方式,滿足居民醫療需求。對于需定期開藥的慢性病患者,可采用代開藥和送藥上門等方式適應患者需求。北京急救中心加強與中高風險街道鄉鎮、管控社區(村)、集中觀察點的協調聯動,合理調派急救車組,專車閉環轉運,滿足市民日常急救服務需求。
管控區人員就診前已完成檢測24小時內可不復檢
要加強管控區域外出就醫服務。各區衛生健康部門要指定區域內有關醫院,作為管控區域、集中和居家觀察人員急危重癥患者救治的指定醫院和指定發熱門診,指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做好居家觀察人員的健康監測。對管控區域人員有外出就醫需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駐點醫務人員要及時評估,盡量為患者在社區內提供服務;對于管控區域、集中和居家觀察人員在就診前已完成核酸檢測的,接診醫療機構在24小時內可不必重復檢測。
同時,加強指定醫療機構救治服務。對各區指定醫院救治管控區域內確有困難的疑難重癥患者,指定醫院要建立專家組,組織評估后,對需衛生健康部門協調外院會診的患者,向區衛生健康委提出會診申請;區衛生健康委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轄區內其他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或報市衛生健康委協調本市有關醫院,通過遠程會診或派出專家現場會診救治的方式予以保障。在指定醫院完成診療的觀察期患者,指定醫院應與有關社區或觀察點工作人員做好銜接,協助呼叫急救車輛,閉環轉運返回管控社區(村)或觀察點。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唐云華
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共同居住者每月一次核酸檢測
一是繼續抓好常態化防控措施。要求市場主體嚴格履行防疫主體責任,落實落細測溫驗碼、通風消殺、衛生清潔、佩戴口罩和手套、“一米線”、限流錯峰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切實加強從業人員個人防護,堅決防范扎堆聚集,嚴防聚集性疫情發生。
二是加快推進疫苗加強免疫接種進程。充分發揮屬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協調聯動作用,加快推動市場領域重點從業人群“應接盡接”“愿接盡接”,持續鞏固市場領域免疫屏障。
三是規范市場領域重點從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在保持對農貿市場和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現行核酸檢測頻次不變的基礎上,對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共同居住者每月開展一次核酸檢測;餐館、食堂、酒吧、食品生產單位、連鎖超市等食品經營單位、美容美發、快遞物流、外賣送餐、保安、家政從業人員持14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上崗;藥店從業人員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上崗。
北京堅持進口冷鏈食品全程防控
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四無五不”管理要求。要求市場主體對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消毒證明和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做到不采購、不使用、不運輸、不貯存、不銷售。實施進口冷鏈食品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按照“誰拆包、誰消毒”的原則做好預防性消毒工作。持續推廣應用“北京冷鏈”追溯平臺,實現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已累計注冊企業1.5萬余家,流通食品20.84萬批次、73.13萬噸。
10月22日以來,北京公示問題突出、整改不力單位730家次
本市持續加強市場防疫執法力度。針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服務單位、“七小場所”等重點主體,高頻次開展疫情防控執法檢查,10月22日以來,共計檢查各類市場主體11.05萬家次,發現問題5918個,公示問題突出、整改不力的單位730家次。
北京對重點業態每日開展防疫督查,通州區永輝超市等被點名
由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城管執法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藥監局、市郵政局組成6支市場領域重點業態督查組,針對農貿市場、食品生產、食品經營、餐飲、美容美發、快遞物流等重點業態每日開展防疫督查,10月份已累計督查各類市場主體1849家,發現問題520個,涉及市場主體330家。
例如,通州區永輝超市(通州萬達店)未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管理要求,銷售的進口冷鏈水產品未納入“北京冷鏈”追溯平臺。房山區北京美約時尚美容美發有限公司消毒記錄不全,員工佩戴口罩不規范。經開區順豐快遞泰和園站點消殺測溫記錄不全,快遞員未佩戴口罩,未對進門顧客測溫驗碼。豐臺區北京天安堂醫藥有限公司“四類藥品”實名購買記錄不全,未見流行病學史詢問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已立即通報各區,督促企業落實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