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昨天(22日)上午,北京市第24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通報本市最新疫情和相關處置情況。10月22日0時至11時,本市新增4例京外關聯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居住于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小區,4人曾在10月12日至15日自駕前往內蒙古、寧夏、山西等地旅游。昨日起,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社區升級為中風險地區,截至昨日,已排查密切接觸者194人。目前,昌平全區已進入應急狀態,開展重點地區進返京人員大排查。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尤其是自10月1日以來有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旅居史,或者與目前國內已報告病例的公布行程有時空重合,請立即報告行程。
昌平報告4例確診病例
北七家鎮宏福苑社區調為中風險
昨天的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10月22日0時至11時,本市新增4例京外關聯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居住于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小區。4名患者曾在10月12日至15日自駕前往內蒙古、寧夏、山西等地旅游,10月16日返京。10月21日,其中2人分別向村(居)委會報告,稱曾于10月12日在內蒙古額濟納旗旅游并在一餐館用餐。10月22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4名確診患者中,有兩人為夫妻關系。4人均已轉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其中3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1人為輕型。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對相關地區逐級采取封控管控等措施,管理各類風險人群。
龐星火宣布,經市疾控中心評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分級標準》,本市即日起將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社區定為中風險地區。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中風險地區1個,為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社區。全市其他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已排查密切接觸者194人
封控宏福苑小區及白各莊新村西一區
發布會上,昌平區副區長佟立志表示,昌平區立即響應,迅速行動,連夜開展工作,立即開展流調排查。在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等部門的支持下,立即到確診病例居住場所和活動區域開展流調,全面排查確診病例返京后的活動軌跡和接觸人員,“截至目前,已排查密切接觸者194人,已轉運到集中隔離點78人,全部落實隔離管控措施,其余116人正在轉運中。區內已準備好4處集中隔離觀察點,全面做好人員轉運和隔離準備工作。”
同時,昌平區連夜啟動社區管控。按照從嚴從緊的原則劃定風險區域:將宏福苑小區、白各莊新村西一區劃為封控區域,確保居民足不出戶;將宏福苑小區周邊區域、白各莊新村小區除西一區外的其他區域劃為管控區域,人員只進不出,周邊學校停課,在校學生封閉管理,老年公寓封閉管控,商戶等服務場所暫停營業;將北七家鎮、沙河鎮其他區域列為防范區,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同時,黨員干部快速下沉,組建2800人的居家觀察服務保障隊,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垃圾清運等工作,保障群眾正常生活需求。
“為第一時間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迅速啟動核酸檢測工作。”佟立志介紹,昌平區統籌設置16個核酸采樣點,連夜對病例居住的宏福苑小區、白各莊新村西一區及周邊區域相關人員進行采樣檢測,計劃檢測34700人。同時,做好大范圍、大規模核酸檢測各項準備。
昌平全區立即進入應急狀態
原則上管控區內人員居家隔離
新增確診病例后,昌平區嚴格社會面防控,連夜調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全區立即進入應急狀態,通過敲門行動等方式,開展重點地區進返京人員大排查。在全區范圍內加強測溫、查證、驗碼、登記等管理措施,各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預檢分診、院感防控等措施,倡導不聚餐、不聚會、不聚集,加快推進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
佟立志表示,接下來,昌平區將搶抓時間、分秒必爭,繼續做好“雙流調”工作,落人落地管控,迅速阻斷疫情傳播渠道,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同時做好隔離觀察人員服務保障工作。原則上管控區內人員實行居家隔離。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的人員,由社區防控部門出具證明并做好審核登記。所有出入人員落實測溫、驗碼、查證、登記。居家時也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做好環境消毒、居室通風等措施。同時,通過微信、短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及時發布管控信息和相關安排。引導居民落實個人防護、居室通風等要求。密切關注和及時回應居民訴求。
此外,昌平區將盡快摸清管控區內所有人員底數,及時掌握獨居老人、孕產婦、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人員情況。及時掌握尚未轉運的密接、次密等極高風險人員情況,實行專人專管、嚴格管控,在轉運前嚴格落實足不出戶、上門采樣、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同時,持續強化國內重點地區來昌人員排查管控。對管控區內所有人員開展體溫和癥狀監測,實施每日零報告制度。及時了解所有人員購買退熱、治療咳嗽感冒、抗生素、抗病毒等藥物情況。發現有發熱、干咳、咽痛、腹瀉等癥狀的,及時轉運至定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