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政協舉行“堅持保基本兜底線,構建多層次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協商懇談會。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介紹,今年本市將建設2000張家庭照護床位,目前已建成1200張,將依托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推進重度失能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有關數據顯示,老年人意外跌倒85%因居家環境,市政協委員建議,適老化改造應全面覆蓋中低齡老年人。
李萬鈞介紹,北京市目前有基本養老服務對象30.51萬人,其中在冊居家有24.6萬人。北京市現有的12.8萬張養老床位中包括567家養老機構運營的11.2萬張床位、1100家驛站里的1.3萬張短期托養床位以及3500張家庭照護床位。
建設家庭照護床位,能夠幫助居家生活的重度失能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里提高生活質量,能夠幫家庭照料者“搭把手”,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還能夠提升家庭成員的照護能力,充分發揮家庭的基礎作用。
北京市在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功能里加載醫療服務,將享受家庭照護床位老年人納入家庭醫生簽約范疇,提供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免費體檢、預約轉診、開具長處方等服務。據悉,北京市還依托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推進重度失能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可申請殘聯的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補貼。
市政協副秘書長、民建北京市委常務副主委任學良說,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老年人意外跌倒原因中居家環境因素占比85%。北京老年醫院等骨科治療數據顯示,老年人骨折后居家康復時間為1至6個月甚至更長,老年人意外跌倒致殘致畸并導致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率高達50%,給政府及老年家庭造成巨大經濟負擔與生活壓力。居家適老化改造是老年人防止意外跌倒的重要舉措,截至2020年9月底,本市已為22444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了居家適老化改造,但對中低齡老年人防跌倒及居家適老化改造方面還有待提高。
任學良建議,政府應加快對老年人防跌倒及居家適老化改造的立法步伐,使老年人防跌倒及居家適老化改造有完整法律保障,比如可參照國際及國內的成功經驗,將65歲及以上老年人防跌倒及居家適老化改造作為強制措施。應加大對老年人防跌倒及居家適老化改造必要性的宣傳力度,可創建“北京市老年人防跌倒日”,提升廣大公眾普遍認知和預防意識。加快完善對老年人防跌倒及居家適老化改造的保障支持體系,通過“政府補貼一點、企業讓利一點、家庭自付一點”的資金分擔機制,對中低齡老年人口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應給予適當補貼。本報記者 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