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時刻】
2020年2月17日
浙江11個設區市實現健康碼全覆蓋,成為全國首個全覆蓋省份。隨后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指出,浙江利用大數據建立個人的健康碼,動態掌握個人健康信息,為復工復產提供了引導和保障。
【親歷故事】
與疫情賽跑,誕生在浙江的健康碼,迭代升級周期往往是以小時計。
今年4月底,杭州啟動常態化核酸檢測后,婺江路一幢白色大樓48小時燈火未熄。杭州市健康碼研發專班成員鐘毅告訴記者,短短兩天內,健康碼歷經8輪優化,新增了核酸采樣時間顯示功能,趕在5月1日零時準時上線。
小小一個“碼”,折射運用大數據手段和現代化工具精準防控的浙江智慧、浙江速度。疫情發生以來,健康碼研發團隊每次都根據防疫新需要研發新功能,筑起一道數字化的防疫墻。
前不久,杭州遭遇復雜嚴峻疫情,健康碼上新“四碼一屏”功能,減少群眾排隊時間、避免人群集聚。當拱墅區啟動Ⅱ級響應,剛剛進行一天試點的“四碼一屏”功能,立即在杭州全市推廣,又一次體現了疫情防控的浙江速度。
健康碼的背后,是浙江精密智控的探索與實踐。2020年2月16日,浙江全面實施“一圖一碼一指數”,為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提供了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決策依據。
“一圖”即浙江首創的“五色疫情圖”,對各縣(市、區)疫情進行風險評估,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一碼”即浙江首創的健康碼,用于精準識別風險人群;“一圖一碼”的應用實效,通過“一指數”呈現,即管控指數與暢通指數,呈現經濟社會領域的復蘇程度,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參考。
而今,“一圖一碼一指數”經過不斷推進和深化,已升級為“一碼兩圖一指數”,增加了“管控工作提示圖”,建立疫情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和研判分析日報機制,指導各地加強精密智控,不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
兩年多來,浙江各地不斷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推動數字化防疫場景應用:鄞州啟用核酸檢測“三色圖”,通過動態調節核酸采樣點的人流情況,減少聚集;蕭山運用精密工作流程圖迅速激活疫情防控體系,各級各部門各崗位快速進入戰“疫”狀態……在鐘毅看來,浙江數字化治理和產業基礎底蘊深厚,干部、群眾和企業對數字化理解程度都很高,才使得浙江充分將數字技術和防疫需求緊密銜接起來。
5月初,浙江建立了11.0版精密智控指數評價體系,每日發布“浙地戰疫數報”,實時監測各地核酸檢測、流調排查、編組轉運、密接隔離、外溢風險管控等工作,形成同臺競技、比學趕超的賽馬機制。
這是一個龐大而精細的系統工程,需要緊跟疫情防控工作不斷迭代升級。每一次迭代,帶來的是疫情防控決策指揮、統籌協調、組織動員能力的提升。《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已經部署了“迭代計劃”:未來,浙江將加快建設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監測預警、精密智控、醫防融合等機制,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記者 張留 鄭文 通訊員 傅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