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3攝氏度冰河救人的冰冷,連續13個小時緝兇的困頓,抗疫50多天不回家的思念……他都體驗過。他就是射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陳洋中隊民警林瑞城。一個外鄉客,因為平安建設者的身份,早已把鹽城當成了第二故鄉。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任勞任怨,用青春的汗水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用心保護著轄區老百姓的交通安全。近日,他被鹽城市委宣傳部、鹽城市文明辦、鹽城市公安局等部門聯合推薦為第八屆“鹽城最美警察”候選人。
零下3攝氏度冰河救人 右臂劃傷渾不覺疼
2019年1月1日,射陽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陳洋中隊接到報警稱:在射陽縣新坍鎮某小街附近有一輛面包車沖進河里,請求幫助!民警到達現場之后,發現河水已經將面包車淹沒 ……情況危急,林瑞城沒有多想,毫不猶豫地脫下身上的警服跳進了河里,往面包車方向游去,他拼命地拉車門,但無法打開,立即用伸縮警棍砸開駕駛室的車窗,把落水司機救了出來。
林瑞城告訴記者,當時正值元旦假期,他接到報警后,立即趕到現場。河面比較寬,水也很深,加上當時有零下三四攝氏度氣溫,刺骨的河水、破窗的困難,救人的危險,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與不敢回想的危險,一心想救人的他一點都沒有顧及自己。當他將駕駛員拖上岸,經好心群眾提醒,才發現右手臂劃了一個很長的口子,傷口就靠近手臂大動脈處,而且傷口較深,鮮血直流,傷口縫合七針,他渾然不覺得疼??p針的醫生告訴他,你很幸運,差幾毫米就劃到大動脈了。現在寫字的時候還時常發抖,應該就是那時留下的后遺癥。但是跳河救人的事情,他不后悔,不要說我是警察,就是普通老百姓,我也要跳下去救人。
群眾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林瑞城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細致入微一粒稻 5小時擒獲逃逸者
2019年12 月 14 日晚 8 時 24 分,射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陳洋中隊接 110 指令,射陽縣海河鎮 329 紅綠燈路口往南的路上,有一老人躺在路上,旁邊有輛自行車,目測人受傷嚴重需要救援。值班民警林瑞城出警,發現路上有一名老人,身上多處受傷,立即聯系 120 救護車送到醫院搶救,后老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經現場查勘,老人騎的是一輛自行車,自行車前輪受撞擊分離,現場遺留散落物中發現了一些碎片,民警判斷肇事車輛為一輛正三輪摩托車。林瑞城說:“事故現場還零星散落有水稻顆粒,因為當下不是糧食收割季節,所以肇事車輛很有可能是附近米廠的運輸車。” 林瑞城連夜調取事故現場往北通往米廠的道路監控,發現該時段有多輛三輪車經過,在夜間車輛號牌看不清楚,必須立即擴大范圍進行排查篩選。經過數小時的視頻接力、分析,林瑞城在 329 省道紅綠燈路口發現一輛紅色正三輪摩托車,車廂被改裝符合運輸糧食的特征。
“但是該車號牌向上扭曲變形,無法識別,案件進入困境。” 林瑞城一一電話聯系事發時段經過此處的車主,查找線索。其中一車主反映,他經過現場時,曾超越兩輛正三輪摩托車,其中一輛為紅色。之后通過海河派出所協助,聯系到附近某米廠老板,確定當天有一輛紅色三輪車幫廠里運米。
很快,林瑞城鎖定了駕駛員陳某,其是射陽縣新坍新集村人。在新坍派出所的協助下,林瑞城找到肇事車輛及肇事者陳某,當時他剛到家休息,陳某見林瑞城找上了門,主動向林瑞城承認自己酒后駕駛撞了人,因為害怕被處罰就逃離了現場,沒有想到民警5個小時后找上門來了。
10年未回家放棄回家探親戰“疫情”
2020年春節對林瑞城來說,有特別的意義,10年不曾回老家過年,還恰逢母親60大壽。夫妻倆早早調好班、滿心歡喜準備回福建陪老人過生日,但新冠疫情暴發,作為警醫家庭,他倆顧不上老家的父母,顧不上小家的孩子,毅然放棄了回家省親祝壽的想法,迅即投身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之中,主動請纓,奮戰一線,把全部精力都投身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爭中去: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天天守著G15射陽出口,堅持逐人逐車檢測登記,死死扼住外地進入射陽的咽喉”外防輸入“。
疫情期間,抓獲事故逃逸者
連續堅守50多天不曾回家,他跟妻子總是通過視頻互相打氣鼓勁,天天盼著疫情趕快過去、盼著平安回家、盼著抱抱兒子……因為工作繁忙,他們更能理解彼此的職業選擇與堅守;因為平安夢想,他們在不同的崗位奉獻青春、追逐夢想……
記者記者 施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