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軒嵐諾”來勢洶洶,寧波各地各部門正在采取應對措施,來降低臺風對社會方方面面產生的負面影響。一起來看看——
搬移窗臺或陽臺上的花盆......臺風天宅家也要注意這些
今年第11號臺風“軒嵐諾”正在逼近,市民在家中應注意哪些事項,保護自身安全?記者采訪了寧波亞太酒店物業技術管理中心總監鐘偉。鐘偉告訴記者,市民居家應做好以下幾點,安全度過臺風天:
【資料圖】
一方面保障人的安全,遵循“非必要不出門”原則,盡量待在室內,關緊門窗防雨,搬移窗臺或陽臺上的花盆、曬衣架等物品,加固室外易被吹動的物體,以防砸落;如果發生小區積水過高而且有不斷上漲情況的,請不要驚慌,找到安全地帶立即報警并耐心等待政府救援;居住在常年低洼地段/水庫下游/江河邊等區域的居民,應備好應急的衣物和必要物品,等待政府部門通知,如果接到通知,第一時間有序轉移。
另一方面保障物的安全,汽車應遠離低洼地段、遠離樹木等易砸落的場所,特別是有地下室歷年出現過積水情況的,車主要留好電話并保持手機暢通和警覺,接收物業等相關人員的通知隨時移車,如果有物業提醒不要停地下室的一定要服務物業人員的安排;如果有陽光房、太陽能熱水器、空調等外露設備設施的,做好檢查加固工作。
此外,市民可以做好物資儲備,為防止突發停電,提前將充電寶充滿電,并準備些蠟燭;為防止外圍積水出不去,市民也可以準備一些面包、飲用水等應急物資。(記者 徐卓蔚 通訊員 孫佳)
聚焦5方面重點 寧波織密防汛防臺“安全網”
為全力防范應對臺風“軒嵐諾”,記者今天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寧波已統籌海域、水利、城市、物資儲備、防疫五方面重點工作,織密各領域防汛防臺“安全網”。
麻宏宇/攝
海域安全方面,嚴抓“船回港、人撤離”。13000余艘各類船舶已落實到港避險、停止作業、管控、加固等施措。1500余名海上魚排養殖人員已全部撤離上岸。12個涉水工程已停工,12條客渡運航線已停航,其他客渡根據響應等級落實停航措施。文旅部門向旅游社、旅游景區等相關單位(場所)發布預警信息,暫停涉海景區、高空項目、露營營地運營。
水利安全方面,姚江及主要平原河網維持在中水位,大中型水庫蓄水保持較強承納能力。全市31條在建海塘,嚴格落實防潮應急措施和海塘道口、旱閘、臨時缺口封閉措施。1800余座重點山塘逐一落實巡查責任人,做到“險庫放空、病庫限蓄”。
城市安全方面,全面落實城市內澇防范、地質災害、小流域山洪和點上的重點企業防護。1700余公里排水管網完成檢測,管網清淤近5000公里。針對低洼路段、下穿立交、排水設施(泵站)、易澇重要基礎設施周邊道路,實施“一點一策”管理。對各個地質災害風險點、山洪災害重點防范村加強巡查和隱患排查。督促6700余家重點企業全面開展防汛檢查,嚴格落實防臺措施。
物資儲備安全方面,全力做好應急救援力量和生產生活物資儲備。300支13000余人救援力量全面進入抗臺狀態,600余種200余萬件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到位。50余艘拖輪分布值守港區各水域。針對“軒嵐諾”路徑怪異、影響時間長等特點,寧波市已適當增加重要生產生活物資儲備,并做好風力過境后及時補液補庫存的準備。
強化防疫安全方面,堅持防臺不松防疫。回港避風的市內漁船船員上岸后嚴格落實“雙查雙檢”。市外漁船一律停靠指定碼頭,并根據臺風態勢統一撤離上岸、專門定點隔離。全市2200余個避災安置場所已做好包括防疫消殺在內的各種開放準備,一旦響應啟動后立即投入使用。
余姚改造378處地下及低洼配電設施 讓百姓“風雨無憂”
今天(9月2號),在余姚市鳳山街道太守名府小區的地下配電房內,供電員工王海波對配電站房動態環境監控系統、自啟停抽水泵、配電設施進行了仔細地巡檢,協助小區電工安裝好防水隔板,保障臺風期間安全可靠供電。
去年7月,受臺風“煙花”影響,姚江、慈江水位均超過警戒水位,余姚市內79個行政村、29個社區受淹,也使部分低洼地區配電房不同程度進水,造成周邊區域停電,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為切實提高配電設備防洪防澇能力,自2021年11月起,國網余姚市供電公司對轄區內地勢低洼的電力設備進行排查,將226座地下及低洼配電站房和152處低洼地區的配電臺區(站房)納入改造清單。
“通過半年多的努力,226座地下及低洼配電站房和152處低洼地區的配電臺區已經全部改造完成。這些配電站房,一部分從地下轉移到了地面,還有一部分從地面轉到柱上,無法轉移的都經過了抬高處理,極大提高了防汛能力。”國網余姚市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對配電站房位置的改造,余姚大部分配電站房內都安裝自啟停抽水泵,結合配電站房動態環境監控系統,運行人員可以通過手機第一時間了解門禁、溫度、濕度、紅外、煙感、水浸等多方面的環境信息,并及時判斷處理,保障電力客戶良好用電體驗,筑牢防汛防臺風安全防線。(記者 郁晶瑩 通訊員 呂洪波 秦蕾)
搶收蔬菜 加固大棚 農戶在行動
加固大棚薄膜。
加固遮陽網。
強臺風“軒嵐諾”來襲,我市廣大農戶積極行動起來,搶收蔬菜,加固大棚設施,疏通溝渠,提前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各項舉措。今天,市區兩級農技人員深入蔬菜基地、果園,提醒農戶及時加固大棚,兩頭揭膜。
搶收蔬菜。
截至今天18時,全市已出動110余個服務隊,指導農戶搶收蔬菜、瓜果,疏通溝渠,加固生產設施1.8萬畝,同時落實各類應急種子儲備850噸以及農藥、化肥等物資。
固定果實。
根據農林牧漁產業特點,市農業農村部門分類制定防臺應對方案,由局領導帶隊的服務指導組奔赴各區(縣、市)開展防災減災技術服務指導,查找風險隱患薄弱環節。同時提前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準備工作,確保受災農戶第一時間拿到保險賠款。(記者 孫吉晶 通訊員 鮑明浩 文/攝 )
鄞州緊急避險 轉移群眾
“陳阿姨,您女兒晚上幾點過來接您?走的時候記得把門窗關牢。”“張叔叔,您別耍脾氣了,再不走,臺風來了,水要漫進屋子里了!”……9月2日晚8時,鄞州區云龍鎮冠英村網格員陳剛,挨家挨戶敲開村民家里的大門。
冠英村是云龍鎮地勢較低的區域之一,每逢臺風襲來或者長時間暴雨,村里總會有不同程度的積水。隨著臺風應急響應升級,該村3900余名村民如何安置,成為頭等大事。
“我們啟動了村級應急安置點,準備了充足的防汛防臺物資,目前村干部和網格員們,正在將住在村里低洼地段的群眾進行妥善轉移安置。”冠英村黨總支書記張成龍說。據介紹,截至9月2日晚9時,冠英村已有200名村民確認了轉移意向。(記者 王博 通訊員 余凡 鄭玲)
寧海橋頭胡集中拆除1000多平方米危舊房
拆危。
今天,寧海縣橋頭胡街道組織力量對漲家溪村的危舊房屋進行集中拆除。一天時間內,1000多平方米的危房、半立房等,在臺風來臨前被全部拆除。
“這幾處房子已經年久失修、破舊不堪,幾面破墻和搖搖欲墜的瓦片,隨時都可能會塌下來,很危險。”一位工作人員說。由于村路狹窄加上危房周邊還有村民居住,工作人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機器與人力相結合的方式,一步步清除斷垣殘壁。
機器作業。
為防御臺風“軒嵐諾”,橋頭胡街道針對轄區老舊危房實際,第一時間安排部署,成立工作專班,組織各村社對危舊房進行全面排摸梳理。拆除之前,工作專班根據排查情況,逐戶上門走訪,耐心做好村戶思想工作,講清利弊,最終得到全部戶主同意,才投入人員抓緊行動。
村莊內的危房。
“臺風天風大雨大,要是房屋倒塌砸到了人,事情就大了,現在可以放心了。”村民陳宗明高興地說。(記者 孫吉晶 通訊員 楊宵杰 徐銘懌 文/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