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網編前語
(資料圖片)
“千名干部助企紓困”服務活動已在全市范圍推開,這是市委市政府著眼經濟穩進提質的精準應對之舉。目前,國家、省、市各級紓困政策落地情況如何?市場主體還面臨哪些困難?企業家的發展信心有沒有受到影響?企業對政府部門有哪些期盼和訴求?近日,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局等相關部門為全力保障助企行動落地見效,聯合寧波日報共同推出“我在一線”系列報道,記者跟隨助企干部深入企業,一線調研,客觀記錄,講述政企同心打響經濟穩進提質攻堅戰的生動故事。
“雄豪機械”專供特斯拉的升降設備吸引助企干部目光。
中國寧波網記者俞永均
“我們提供的薪酬比寧波市區還高,但很多大學生就是不愿意來”“建議你們把研發設計放在市區,技術人員可以定期來象山的生產基地”
“企業快速發展后,我們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技師和高端服務人才存在不小的缺口”“我這邊有一些新的渠道,比如說海外企業的退休工程師經驗豐富,相比大學生更適合公司的需求”
……
盛夏驕陽似火,助企干部宋建權和同事一早趕往象山走訪企業,排摸企業的用人需求。作為寧波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宋建權在人才招聘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對于企業拋來的問題,他不僅一一作答,而且和企業共商對策。
“之前,有個本科生來公司上班兩年,后因他女朋友在外地,就走了。”浙江易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梅碧舟告訴助企干部,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銷售額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但大學生留不下來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公司發展。
在雄豪機械科技(象山)有限公司,宋建權聽到了類似的難題。“園區周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對口的工程師不好招。”作為象山西澤塘工業區落戶的第二家企業,“雄豪機械”雖然成立才5年,但已進入特斯拉配套供應鏈,公司老板王樹國不愁業績卻有成長“煩惱”:“我們迫切想招一些技校畢業的學生,哪怕來這里實習也行。”
上述問題,在象山制造業企業中并非個案。宋建權邊聽邊記,他心里清楚,解決專業人才和高端人才緊缺問題,已成為象山制造業企業紓困的“命脈”之一,助企小分隊要盡早拿出可行方案。
不少制造企業面臨高端人才瓶頸,圖為快速發展正在籌劃上馬第四條生產線的勤邦新材料公司。
“你們遭遇的人才瓶頸,一方面與象山的區位條件和配套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理念固化有關。”宋建權和同事們商量后支招說,企業要未雨綢繆做好人才儲備,建設有特色的企業文化,“針對很多大學生不愿意下車間的現實困境,企業需要精準對接職業院校,引進肯吃苦的技術藍領。”
他還和象山的助企干部一起商議:“我們到時匯總摸排一下,看看象山這些企業的技術人員主要來自哪些地方、哪些高校,找準高度匹配的來源地,然后重點開發,精準邀約配對。”
“回去后,我們助企小分隊會再碰個頭,盡早為象山有類似人才需求的制造業企業搞一次專場招聘會,精準邀約,精準對接,到時希望你們都能參加。”臨走時,宋建權鄭重叮囑道。
相關報道:
我在一線 | “企業最關心的 就是我們最需要上心的”
我在一線 | 用電量下降引關注 廠區來了位“不速之客”
我在一線 | "老朋友"送來"大禮包" 助企緩解"燃眉之急"
我在一線 | 園區員工出行難 他們在馬路邊開起"交流會"
我在一線 | 從單個企業到整片區域 “及時雨”一陣接一陣
我在一線|“這個問題 我會一直跟蹤下去”
我在一線 | “娘家人”廠區工地送策“開方”
我在一線 | 助鳳凰展翅 “理想”重啟上市理想
我在一線 | 科研項目"前腳"申報 政策兌現"后腳"就到
我在一線 |“有困難盡管說 我是你們的服務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