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赟的朋友圈截圖
毛雪芬的朋友圈截圖
4月1日,海曙區望春街道后塘河社區兩名社工各發了一條朋友圈:“2022年的4月1日,今天下午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永生銘記?!薄拔峒以偬砬Ы鹨晃?。”一憂一喜的背后,都是濃濃的親情。
父親重病不能進醫院照顧
今年46歲的毛雪芬是后塘河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那條“心情就像坐過山車”的朋友圈是她發的。
自海曙區發生疫情以來,她瘦弱的雙肩就擔起了更多的工作量?!懊繒r每刻都會有各種數據發送過來,我們要對涉疫人員進行排查。發現有重點地區返甬的居民,就會立即上報街道,由街道再研判是不是需要采取隔離措施?!?/p>
這幾天,她每天都拿著手機,不敢和手機有片刻分離。有空的時候,毛雪芬也會和在醫院的父母通話?!案赣H上月底住院了。因為醫院有防控要求,現在我沒法進入病房。”一說起父親,毛雪芬的眼睛就紅了起來。
毛雪芬的父親去年腦梗過。3月31日,父親又住進了醫院。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醫院就下了“病危通知書”。
“父親有嚴重的肺積水,醫生建議到重癥監護室治療?!泵┓艺f,因為母親思想比較僵化,覺得進了重癥監護室就出不來了,所以拒絕了醫生的建議。在毛雪芬的強烈要求下,父親最終住進了重癥監護室。當天朋友圈記錄的就是她那一刻的心情。
一邊是疫情,一邊是親情,沒法照顧父親的毛雪芬只能一有空就和父母通電話。4月2日,毛雪芬又發了一條朋友圈:“老爸,加油!等疫情過了,還要帶你去吃牛肉面呢?!?/p>
二胎女兒出生不能見面
另一條朋友圈是44歲的戚赟發的,他在社區負責綜治、司法、安全生產等工作。
4月1日,他的妻子在醫院生下二胎,但那天也是海曙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一天。
“醫院只允許一個人陪護進入產房,所以我只能把妻子拜托給了丈母娘?!钡南灯迌旱乃?,還是在那天下午向領導請假,到醫院大樓“陪著”妻子生產?!袄掀胖牢以跇窍拢蜁残牧??!?/p>
沒想到,下午3點多,他剛剛接到二胎女兒出生的消息,社區馬上來了電話,要他緊急集合,有緊急任務等他去完成。而這時離他到醫院才兩個小時。
回到社區后,作為社區居委會男性社工,他需要擔負起布置核酸檢測點的重任。他毫無怨言,立即投入工作?!皥龅卦缇陀蓄A案,我先讓車主把停在場地里的汽車開走?!比缓?,他就帶著工作人員連夜搭建檢測點,并放好了桌椅。
因為疫情,接下來他只能讓妻子到丈母娘家去坐月子了。這也意味著,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見不到剛出生的女兒。
戚赟和妻子都是社工。2020年疫情剛暴發時,兩人都撲在各自的社區,連著兩三個月夫妻倆都沒見到女兒。即便夫妻倆,也因為在各自的社區三班倒值班,也沒見過幾次面。但見面的時候,夫妻倆總是互相鼓勵、互相支持。
“等疫情結束,再和親人相聚?!泵┓液推葳S同聲說。
寧波晚報記者 林偉 陶倪 通訊員 陳潔 實習生 陳可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