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門給留甬涼山務工人員發放新春大禮包)
中國寧波網記者馮瑄通訊員玲玲實習生應張磊
“在我們那里,如果是初中學歷結婚彩禮要20萬元,本科彩禮更多,差不多四五十萬元……”今天上午,在鎮海寧波家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休息室,1996年出生的比木方日說起了2500公里外的家鄉涼山州金陽縣,一旁的妻子阿力只格笑而不語。
“就為這個我也要讓我的三個娃娃們上好學,不上學,真的不行,只能干苦力!”一個多小時的聊天,比木方日這句話重復了好幾次。
(鎮海創新方式方法讓涼山務工人員留得住)
早早結婚的比木方日和妻子都來自金陽紅聯項石嘎村。“我們村就在山溝溝里,村和村之間,隔著一座或好幾座山,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殺豬,剛剛過完的新年里,我家就宰了一頭400多斤的豬,香著呢……”談起彝族新年,當天白班的比木方日疲憊的臉上帶著笑。
(比木方日在工作中)
一個多月前,在老鄉的牽線介紹下,比木方日和妻子參加了鎮海金陽組織的勞務協作招聘會。隨后,這對夫妻第一次“打飛的”來到寧波。“沒來過,只知道是海邊城市。”外出務工對比木方日來說并不陌生。16歲出門,從福建、廣州再到山東等地,比木方日所見世面也越來越廣。
不同的是,同樣務工,比木方日卻從來沒坐過飛機,而且還是“有人管機票報銷”。大巴、飛機、再到大巴,從金陽石嘎村到鎮海家聯,無縫銜接的出行,更讓比木方日內心冒出一連串“沒想到”。
寧波家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一次性餐飲具為主。比木方日和妻子從事的是一次性餐飲具的分裝。“我們在這里的工資按計件算,每年收入有7.5萬元左右,我自己算了下,現在每天200元到300元,工廠包吃包住,純收入……”比木方日在心里盤算著,夫妻兩個一年算下來,可以給家里增加十多萬元的收入。
(比木方日的妻子在工作中)
“這比過去在外地做建筑工好多了,不僅安全,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比木方日說。而對一旁妻子阿力只格來說,更多的“好”在于工廠提供了免費夫妻房。“我們現在每天只要不上夜班,都會和孩子們手機視頻一下,畢竟離家太遠了,還是挺想他們……”阿力只格靦腆笑道。
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盡管比木方日夫妻已經過了彝族春節,但他們還是計劃著,春節工廠停工的那幾天,小夫妻打算好好逛下寧波,品嘗下寧波的美食,看看“寧波的八大碗”究竟和家里“400多斤的過年豬”有啥不一樣。
新聞多一點
隨著東西部協作工作的全面啟動,2021年6月16日,鎮海區人社局牽頭組織的勞務協作代表團跨越千里抵達金陽,兩地簽署了勞務合作協議,鎮海區駐金陽縣勞務協作工作站揭牌。為了讓涼山來甬務工人員“走得出、留得住”,鎮海積極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組織的都是百隆東方、家聯科技、杜亞機電、中鑫毛紡等類似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還提供了培訓、就餐、住房等保障。務工人員到了鎮海,還能得到全套生活大禮包,拎包入住上崗。
截至目前,金陽累計700多人在鎮海企業務工。春節到來之際,鎮海區人社局為103名留在鎮海過年金陽務工人員發放了牛奶、堅果等“春節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