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2月28日,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在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展區,中央民族樂團、河南省蘭考縣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民族樂器演奏、制作、 推介、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系列合作,旨在將蘭考縣打造成為河南音樂文化及相關產品對外輸出的窗口區、展示地、認證中心和交易中心,為民族樂器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表示,伴隨著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的全面鋪開,中央民族樂團一直在探索文化藝術助力鄉村振興的全新產業合作模式與支援方式,希望能夠以國家級文藝院團的社會影響力、行業引領力、專業號召力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后,中央民族樂團將與蘭考縣合力共建“中央民族樂團蘭考民族音樂傳承基地”,共同推動民族音樂、器樂的傳承推廣,有效打破藝術、技術和資源壁壘,建立藝術與產業共生互促的發展模式,利用中央民族樂團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提升中國民族器樂的品牌價值,并以此為基,不斷將中國民族器樂、民族音樂乃至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此后,中央民族樂團也將以這次合作為起點,深入、持續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探索和發展更多以民族音樂、民族器樂為基的央地合作共贏新樣板。
蘭考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閆瑋表示,此次簽約將對蘭考民族樂器產業發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也是著名的“泡桐之鄉”“中國民族樂器之鄉”。近年來,蘭考縣加快民族樂器產業發展,形成了“泡桐種植—音板及配件供應—研發—生產—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樂器產量和企業數量均居中國民族樂器行業四大基地第2位。目前,全縣共有樂器生產及配套企業219家,生產古箏、古琴、琵琶等20多個品種30多個系列產品,年產銷70萬臺(把),擁有敦煌、中州、焦桐、琴昇等知名品牌30多個,遠銷40多個國家。當年焦書記栽下的“保護樹”,如今成為蘭考人民的“致富樹”,被蘭考人民傳頌為“一個人,一棵樹,一種精神,一個產業”。
關鍵詞: 中央民族樂團與蘭考縣政府簽署合作協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