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創新,對于化妝品行業來說,是推動產品創新的重要源泉。然而,中國化妝品原料,卻被國際公司扼住了咽喉。相關資料顯示,國內企業功效原料絕大多數依賴進口,一些品牌對國外原料的依存度甚至達到99%。究其根源,是因為當前中高端化妝品原料研發核心技術大都掌握在國外化工原料供應商手中,國產化妝品深陷原料研發“卡脖子”困境。
雖然國內從業者心里都清楚“我們尚且落后”的現狀,但在生產端一側,化妝品原料對國外都有如此高的依賴程度,無疑令人感到驚訝,還有些沮喪。誠然,中國人不缺少創意,更不缺少概念,但如何破局獲取更大話語權,無疑是擺在所有中國化妝品企業面前的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
“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南藥首席科學家楊得坡教授,在10月20日舉辦的“2022首屆中國南藥資源應用及鄉村振興高峰論壇”上,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植物基原料“南藥”,是中國化妝品企業未來實現突破的優選之一。
01南藥應用前景廣闊
是化妝品企業突破的“基因芯片”
什么是南藥?論壇上,楊得坡教授介紹道,南藥從廣義上是指原產地或主產地為南亞熱帶與熱帶地區的藥材,核心區域是廣東、廣西、云南和海南,也包括福建、貴州、湖南、江西和四川南部等,從具體原料來看,如廣陳皮、陽春砂、化橘紅、廣藿香、梅片樹、積雪草、石斛、涼粉草等皆屬于南藥。
作為中國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南藥是我國南方具有鮮明特色經久不衰的文化瑰寶,南藥在化妝品中的應用從來都不是概念和噱頭,而是歷史悠久。最早的《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160余種具有美容功效的藥物,葛洪的《肘后備急方·治面瘡黑發禿身臭方第五十六》也提高了中醫美容的思想與理念。唐代《千金要方》、《外臺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御院藥方》,明代《本草綱目》等眾多古籍均記載了中藥在護膚美容中的作用。
對于國內南藥主產地,擁有3700多種中藥材的廣東省,楊得坡教授更是直言,“南藥作為廣東特有的傳統資源,是廣東化妝品企業的‘基因芯片’”。
而在分布南藥資源的地域中,楊得坡教授認為梅州平遠最為特殊,是一個被忽視的南藥重鎮,“平遠藥材資源豐富,包括涼粉草、梅片樹、多種石斛、廣地龍、走馬胎、雞骨草等;藥材種類多,尤其是大宗道地藥材,并具有獨家品種梅片樹;平遠是廣東省最早開展南藥GAP種植及建立種子種苗繁育的基地。”因此,楊得坡教授表示,平遠以南藥為基因發展化妝品事業,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02南藥產業亟待升級
“遠思南藥”實力開創南藥新篇
基于梅州平遠地域優勢以及南藥所具備的發展潛力,以及黨的十九大作出“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的重大決策部署,廣州遠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梅州平遠投資建設以助力國家鄉村振興及中醫藥振興重要戰略規劃為使命的高端生物技術項目——遠思南藥,計劃在平遠開發以梅片(天然冰片)、山奈、涼粉草等為核心原料開發新一代功效型護膚品。10月20日,遠思南藥研發及智造基地、南藥博物館奠基儀式舉行。
作為遠思南藥與中山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的牽頭人,楊得坡教授對項目的落地給予高度肯定與大力支持。他表示,化妝品是科學Plus(科學+創意)產業,中國人不缺少創意,但我們在原料這部分,沒有更多自己原創性的原料。而我們最大優勢就是中藥,這是創新的基礎,但也不要忘記傳統,這就是傳承與創新雙軌路線。從某種意義來說,遠思南藥的長遠規劃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化妝品的技術求索之路,遠思南藥讓中國化妝品創新原料有了更多可能,也讓科學性、可溯源、數字化傳承與弘揚南藥有了強力支撐。
此外,楊得坡教授表示,遠思南藥對于南藥產業升級、鄉村振興,都有著重大意義。發展南藥產業,首先中藥資源保護是核心,其次是加強科技對中藥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最后是對一二三產業的融合。遠思南藥項目將搭建集南藥種養、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并把技術、品牌、產業鏈附加值高的環節留存在平遠,讓產業、財稅真正落地平遠,是富國富民的偉大之舉。
“中藥材種植不止有種植的艱辛,還有詩與遠方”,把南藥發揚光大,不僅是國家政府考慮的大事,也是楊得坡教授與每一位遠思人正在追求的偉大事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