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全局性和歷史性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推進,農村污染處理市場也在加速擴大,農村污水治理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控水務集團作為專注于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領軍企業早在2008年就開始了村鎮污水治理研究,為描繪鄉村振興藍圖貢獻了北控力量。
在村鎮污水處理方面,北控水務集團從“流域帶動村鎮”初期模式逐漸發展成“第四代村鎮污水處理技術”+“整體打包”模式。同時,應用“廠網一體化”、“城鄉一體化”、“供排水一體化”等建設運營模式,因地制宜采用納管、小集中、分戶處理相結合的綜合解決方案,并采取智慧化運維管理,實現自動運行、無人值守、中心管理、快速反應。
北控水務集團與永寧縣閩寧鎮共同抒寫治水路上的“山海情”
電視劇《山海情》描述了閩寧鎮的歷史變遷,其歷經二十多年而成的“閩寧模式”,讓閩寧鎮從生態扶貧正在走向生態富民。作為專注于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旗艦企業,北控水務早已深刻認識到協同打贏打好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兩大攻堅戰的重要意義。在閩寧這片“金沙灘”上,北控水務正以獨特風姿,抒寫治水路上的“山海之情”。
早在2108年9月,北控水務集團已經開始積極參與到閩寧鎮村鎮污水治理當中,致力于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治污新模式。北控水務集團兩年建成閩寧鎮武河村和玉海村兩個行政村3097戶的污水處理設施。整體工程投用后,武河村、玉海村的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大幅提升周邊村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除此之外,在持續推進村鎮環境治理,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北控水務集團全面落實產業扶貧、科技扶智、文化扶志,形成了“三共建”(黨建共建、政企共建、校企共建)扶貧工作體系,著力提高生態環保脫貧攻堅質量。改善了當地的生活環境,讓閩寧鎮逐漸走向生態富民的道路。
北控水務負責的閩寧鎮美麗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鶴山市農村污水治理一期項目打造“灰綠結合”農村小微濕地站點群
我國農村污水具有“分布散、水量小、波動大”的特點,導致農村污水處理存在“噸水成本高、值守管理難、穩定排放難”三大難點。在此背景下,北控水務集團提出了適合農村污水治理的綠色解決方案—人工濕地自然污水處理方案。北控水務集團將傳統污水處理運營經驗與生態工程理論相結合,形成了針對農村污水處理的濕地解決方案,穩水質、集約化、公園化等特色悉數呈現,實現上百個人工濕地站點的穩定達標。
北控水務鶴山市農村污水治理一期項目覆蓋全市10個鎮155個村莊,新建98個站點,單個站點處理規模為5~80 立方米/天,總規模3040立方米/天,服務常住人口4.8萬人。結合廣東農村人口密集、村內公共設施用地面積較小、居民喜歡聚集到公共區域活動的特點,污水處理站點采用“灰綠結合”的處理模式。工藝流程為“調節水解+接觸氧化+人工濕地”,通過廠站空間合理配置,以及濕地植物優選與精細配置,使處理站點緊湊且顏值高,保證了公共區域的品質。“灰綠結合”的工藝模式提升了系統運行靈活度,從而實現項目最大程度的低碳運營。全面提升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保護了上百個鄉村的人居環境,使村民門前屋后的小溪池塘恢復清澈。
北控水務鶴山市農村污水治理一期項目
水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是民生之本,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城鄉統籌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現實需要。北控水務集團將不斷探索,踐行國有企業擔當,緊密結合區域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注重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美麗鄉村的品質和內涵,共同描繪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