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已經報警了
你卻還在拼命堅持跑?
眾多的意外事故都在給運動愛好者 以 警示:運動不是爭強好勝,而是適可而止,時刻關注自己身體變化情況。
不少人都有跑步的習慣,最近天氣炎熱,很多人趁著早上涼快選擇晨跑。但近日,一男子在深圳南山前海公園附近晨跑時突然昏厥倒地,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發現其已無生命體征。
據赴現場的120急救人員介紹,6月11日清晨6點52分,收到急救中心出車命令單后便趕赴現場,7點01分左右到達事發現場后,看到患者趴在地面上,臉部和嘴角伴有出血癥狀。急救人員將患者翻過來,發現患者已沒有呼吸和心跳等體征,瞳孔也已經放大,隨即對患者進行心電反應檢查,發現心電圖已呈直線狀。急救人員表示,在給患者翻身的過程中發現其身體已有僵硬表現,瞳孔散大的癥狀表明患者至少已缺血缺氧超過半個小時,已無搶救指征,達到醫學上臨床死亡狀態。
據急救人員初步判斷,患者死因可能屬于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可能性最大。
運動猝死悲劇 今年已有多起案例
6月5日晚間,一男子在深圳市福田區梅坳五路的百勝羽毛球館運動后,出現身體不適,經眾人施救及120搶救后,仍沒能挽救其生命。
據球館工作人員透露,男子打完比賽后,坐在場邊休息,其隊友發現男子神色異常,詢問其狀況,并提議前往醫院處理,但男子并未理會,繼續在場邊休息。大概休息一個小時后,男子出現嚴重不適倒地不起,不省人事。場內工作人員和球友均參與了對男子的搶救,并及時撥打了120求救電話,不久后醫生也來到了現場。非常遺憾,男子終究還是離開了。據福田警方通報,已初步排除他殺。
5月8日晚,浙江溫州一名40歲左右的男子在跑步時不幸猝死。路人拍攝的視頻中,男子倒下之后,有人在做心肺復蘇,但已無力回天。
5月5日下午,在敦煌戈壁灘徒步挑戰賽中,一名選手出現了心臟驟停,經醫治無效后去世。
運動性猝死的真相:
隱藏的心臟病才是“幕后黑手”
什么是運動性猝死?
運動性猝死,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后24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意外死亡。
運動性猝死的真正原因
運動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隱藏的心臟病才是運動性猝死的“幕后黑手”。
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見。非心源性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劇烈運動等。
“心源性猝死”是運動性猝死的主要表現形式——
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心肌肥厚等。刺激因素還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經興奮和血流動力異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
>>特別提醒
猝死的黃金急救時間在發病10分鐘內
一般來說,猝死的黃金急救時間,在發病10分鐘內一旦周圍人發生心臟驟停,趕快撥打120求救,除了撥打120,還可以徒手做心肺復蘇:
1.左手,右手,直手擺在心口,
2.深度,深度,5CM的深度,
3.速度,速度,一秒兩下的速度,
4.千萬別停下來! 據南方都市報
(以下內容請重點閱讀!!!)
當身體出現以下6種信號
需高度警惕猝死發生
出現胸悶或加重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后胸悶,休息后可緩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悶的癥狀,近期癥狀加重,說明以前穩定的斑塊,隨時可能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
心慌
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
心率小于50次,血壓變低,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于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后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應非常警惕,盡快查明原因。
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于感冒1~2周后,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癥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臥床靜養。
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