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虛擬廚房在西班牙井噴式發展。虛擬廚房是獨立開設的加工廚房,沒有實體經營空間,沒有堂食服務,僅提供外賣食品。借助第三方外賣平臺解決配送問題,也方便商家和客戶間的聯系。分析指出,虛擬廚房利用專業平臺協調生產、促銷、配送等環節,引入先進的顧客習慣分析系統,有助于幫助從業者節約成本,提升競爭力。
有統計顯示,2020年,西班牙線上餐飲訂單數量增加了一倍。在瓦倫西亞、巴塞羅那、馬德里等地,一批知名虛擬廚房收獲了忠實“粉絲”。
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業更多地轉向外賣服務,各方投資和參與虛擬廚房的興趣迅速提高。西班牙主要外賣平臺紛紛加入,外賣平臺Glovo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在巴塞羅那市勒科爾茨區,Glovo專門租用場地和設備,建立共享廚房,供12家虛擬廚房使用。在高峰期,超過20名廚師在此烹飪各種風味的菜肴。顧客下單后,廚師們在30分鐘內完成菜品,交給外送人員。
新餐飲模式還帶來其他商機。西班牙有專門網站為虛擬廚房提供咨詢和代理服務,支持在線填寫個人資料和需求,以便按照現行法規評估和審核資質材料。一家從事該服務的網站認為,虛擬廚房可以縮小物理空間、節約成本,通過數字化的送餐平臺,最大程度提高銷售額。
記者了解到,虛擬廚房要獲得營業資格必須滿足一系列條件。從業人員應具備職業資格證書和餐飲行業衛生許可;場地不可為公共場所,必須通過環境監控部門檢查,要配置抽油煙設備,符合隔音和消防安全標準等。外賣平臺在接受虛擬廚房加入時,也會審核其資質,避免出現監管漏洞。除初始審核外,一些外賣平臺每3個月會進行資格復核。
西班牙加迪斯大學管理、創新和美食文化相關專業負責人貝拉薩盧斯認為,餐飲行業格局在數字經濟時代變化迅速,人們需要探索如何保護傳統餐飲行業,在實體和虛擬餐飲業之間實現平衡。
“虛擬廚房的理念具有創新性,適應了社會需求,但也催生出一些城市治理問題,給城市物流、交通、環境等帶來影響。”加泰羅尼亞開放大學經濟和企業研究專業教授阿爾瓦雷斯說。西班牙《機要報》報道說,馬德里某居民區附近開設了38家虛擬廚房,噪聲和油煙污染等問題對社區正常生活造成干擾,遭到居民投訴。不少人士呼吁,應該對相關行業加強立法監管,引導其健康有序發展。
本報駐西班牙記者 陳曉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