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市場增長在2021年1月“由負轉正”,失業率降至6.3%,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
美國勞工部5日發布報告說,美國非農部門在今年1月新增4.9萬個就業崗位,“繼續反映出新冠疫情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美國非農部門在2020年12月減崗14萬人。
數據顯示,1月份,受疫情沖擊顯著的休閑和酒店業、零售業、運輸和倉儲業等依舊處于“裁員減崗”狀態,但專業和商業服務、公立和私營教育業的就業增長抵消了這部分損失。
今年1月份,美國休閑和酒店業就業人數減少6.1萬,減崗幅度較上月的53.6萬人收窄。該行業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過去一年的疫情變化。勞工部統計稱,該行業的就業人數比去年2月減少了390萬,降幅達22.9%。
隨著疫苗接種工作的推進,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后將“重啟校園”列為抗疫工作的優先事項。1月份,美國州和地方政府在公立教育系統的雇傭增加8.5萬人,私營教育部門就業增加3.4萬人。這兩大領域的就業增長,提振了美國今年初的就業市場。
美勞工部指出,盡管1月份失業率有所下降,但美國失業人數達1010萬,仍遠高于2020年2月疫情前的水平。當時美國的失業率為3.5%,失業人數約570萬。
彭博新聞社認為,美國1月勞動力市場的“溫和增長”,突顯了數以百萬計失業人口的就業前景依舊艱難,美國政府需要出臺更多經濟刺激措施。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美國經濟復蘇之路在去年12月短暫停頓之后,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重拾步伐。但這需要疫苗接種普及、疫情防控以及經濟刺激等多方面因素推動。
連日來,白宮正在推動國會通過總額1.9萬億美元的疫情紓困法案。拜登5日在白宮與國會民主黨議員會面時呼吁,國會兩黨“真正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積少成多推動相關立法進程。
拜登說,美國民眾現在“真的感覺如墜深淵,他們不知道怎么出去”。(記者 陳孟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