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20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圍繞人工智能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和挑戰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在致辭中說,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重新定義人類的知識和能力價值。未來的教育將以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支撐,開啟智慧教育的新階段。北京師范大學正在開展“教育教學大討論”,著力探索“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路徑,打造教師教育新模式,建設智能時代教師隊伍,推動教育系統性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表示,作為智慧教育重要的支持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對現有技術的顛覆性將催生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VR+AI有可能成為終極性的教育技術,對未來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他希望科技界和教育界能攜手開啟“虛擬現實+教育”這一新的研究方向,共同推動智慧教育的發展,培養面向未來的創造性人才。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長秦昌威指出,集成人工智能的線上教育極大降低了疫情中教育的損失,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線上教學創新案例為探索未來教育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網絡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應用使優質教育資源在全球范圍的共享成為可能,為解決全球教育問題開拓了新渠道。
在20日開幕式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UNSECO IITE)、英聯邦學習共同體(COL)、國際教育技術協會(ISTE)、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國立研究大學暨高等經濟大學(HSE)和北京師范大學(BNU)聯合發起的“國家智慧教育戰略聯合研究計劃”發布。
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榮懷教授表示,計劃旨在研究未來教育的主要問題和趨勢,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為所有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該計劃前兩年的研究包括五個項目:面向未來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政策評估、國家層面的智慧教育技術框架、國家智慧教育指數(評價與監測)、智慧學習的國家公共服務體系、智慧校園的技術與標準。
據悉,本次會議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承辦。(孫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