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上周,工信部部長苗圩一段發言,瞬間讓汽車圈炸鍋了。
1月11日,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透露,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不會大幅退坡。隨后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也呼吁,2020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不能再退了。隨后,“補貼不會大幅退坡”話題立馬刷屏朋友圈,目前微博話題熱搜閱讀量搞到3207萬。
超級利好突然傳出,A股市場新能源汽車板塊聞風而動。1月13日開盤,新能源汽車指數全線爆發,產業鏈動力電池、鋰礦指數等多個概念開盤成交活躍。
其中千億龍頭比亞迪A股開盤直沖漲停,港股比亞迪股價也大漲超11%。截至當日午盤,比亞迪A股報收51.61元,超5萬手買單封在漲停板上,市值高達1283億元。
補貼政策的重磅變化,無疑也點燃了機構的熱情。這個周末,多家頭部券商召開電話會議,基金經理再度明確“新能源汽車成為2020年最大投資風口!”更有汽車行業人士感慨,行業可能正在走出冬天,迎來融冰時刻。
行業大會傳出“超級利好”今年新能源車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
特斯拉降價消息尚未降溫,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又傳出“超級利好”: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
1月11日,令數萬人圍觀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年)”順利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會上的一席發言一瞬間讓汽車圈炸了鍋。
苗圩表示,2019年7月1號補貼退坡,大家都在關心今年還會不會退坡,他明確告訴大家,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相對保持穩定,不會大幅退坡。
據苗圩介紹,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萬輛,同時11月、12月的銷量已恢復到補貼退坡前水平,新能源汽車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長遠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較好的規模效應優勢和發展環境,未來將繼續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不動搖,鞏固和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勢頭,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
對于受補貼退坡影響而不斷煎熬的新能源汽車人而言,苗圩的發言,無疑令人振奮。無數圈內人紛紛在朋友圈轉發和刷屏,熱議“國產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重新迎來發展大機會。”
當天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也就補貼退坡政策呼吁:“2019年中央和地方的汽車補貼退坡幅度已經超過70%,建議2020年底不要再制定中間的補貼政策,也不要對補貼的產品、技術指標再做新的調整,要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退補以后的產品規劃和研發工作,更加滿足市場的要求。”
萬鋼還表示,除了要穩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預期,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退坡外,萬鋼還建議,明確2025年前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政策,并建議明確服務于民用車輛的充電服務企業應享受民用電價。
新能源汽車指數全線爆發千億龍頭開盤直沖漲停
受“補貼不會大幅退坡”消息刺激,A股市場再度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車的旋風。
1月13日開盤,近2萬億市值的新能源汽車指數開盤再度出現大漲行情,指數漲幅突破2%左右,短短半日,成交125億元。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至最高1891.41,漲幅高達7%以上,市值飆升超1000億。
其中,千億龍頭比亞迪股價直沖漲停,引發行業振奮。當天開盤,比亞迪股價快速沖上漲停,盤中漲幅有所會落后,但巨量資金依然持續涌入,隨后股價很快重新封上漲停板。
截至午盤收盤,比亞迪報收51.61元,超5萬手買單封在漲停板上,成交超25億元,市值高達1283億元。
當天,港股比亞迪股份也不示弱,開盤后股價漲幅高達11%以上。截至11點30分左右,比亞迪股份漲幅達9.81%,報收42.55港元,總市值達1439億港元。
據悉,除了補貼不會大幅滑坡消息之外,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透露,公司為純電動乘用車開發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將系統體積比能量提升50%,并將在今年3月份量產。電池會被搭載在新車比亞迪“漢”上,這款車將于今年6月上市,續航達600公里。該消息引發資金對比亞迪的熱度看好。
除此之外,短短半天,新能源汽車板塊內多只個股掀起漲停潮,其中德邦集團、道氏技術、北汽藍谷、北方華創、比亞迪漲停,模塑科技、特銳德等漲幅超9%以上。
除了新能源汽車指數之外,產業鏈相關板塊全線大漲,當天上午,新能源汽車整車指數、鋰礦指數、動力電池指數先后掀起大漲行情。截至午盤收盤,產業鏈三大指數流入資金超200億元,板塊內多只個股掀起漲停潮。
鋰電池和充電設施率先收益探索創新充電商業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發生重大調整之際,產業鏈中游鋰電池和充電設施板塊將率先收益。
萬鋼在論壇上發表講話時還表示,新型鋰電池和新型電池系統將成動力電池發展主要方向。數據顯示,去年1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共銷售了104.3萬輛,同比小幅增長1.3%,預計全年和2018年基本持平。從結構看,私人用車、乘用車銷售比例有所增加,市場帶動的力量在逐步凸顯。
萬鋼認為,面向未來,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會帶動汽車的轉型升級。高性能、高安全性、長壽命、低成本的新型鋰電池和新型電池系統將成為動力電池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下一步要加快插電和增程式混合動力專用驅動系統開發,這是今后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
除了鋰電池行業之外,創新充電商業模式也將是未來的一個重點發展領域。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在會上表示,今年國家能源局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相關行動計劃的督促實施,扎實組織促進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
比如,支持探索創新充電商業模式。借鑒歐洲等先進經驗,促進車企深度參與充電運營服務,支持整車企業向充電服務運營商購買配套服務,更好發揮車企的引領作用,促進車樁協同發展,提升用戶充電體驗。同時在先進技術研發方面,未來將加快柔性充電技術推廣應用,加強無線充電、智能充電等關鍵技術攻關。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達到120萬個,較2018年底增加了50萬個,設施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北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19.3萬個,同比增長約30%;上海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5萬個,同比增長約20%。
補貼退坡政策重磅調整新能源行業走出“至暗時刻”?
為什么說補貼退坡政策的調整,對整個新能源汽車圈而言是件超級大事?
這是因為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了罕見“斷崖式下跌”狀況。中汽協發布的新能源車產銷數據顯示,2019年自新能源汽車補貼6月退坡后,7月至11月的銷量同比“五連降”,10月、11月更是降幅超過4成。
銷量市場傳來的劇痛,迅速在洗能源汽車市場形成了多米諾效應,產業鏈上的企業更是受到顯著影響。長江汽車欠薪、海馬汽車賣房、比亞迪降薪、青年汽車申請破產、眾泰汽車巨虧……除“黑天鵝”頻發之外,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業績也在總體上呈現下滑態勢,部分中小車企正在退出產業競爭。
另一方面,海外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頻繁加碼,11月德國電動補貼上調、12月美國《2019年綠色能源法案》有望進一步加大稅收抵免政策優惠力度,海外政策環境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業內人士普遍判斷,國內2020年行業政策環境也會隨之回暖。
今年年初,特斯拉高調宣布國產Model 3降價,并推出新款車型“Model Y”項目,并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不少圈內人驚呼“降價的國產Model3正在成為攪動未來行業格局的一把利刃。”
一時之間,企穩、減輕補貼退坡幅度等成為新能源汽車人普遍的訴求。就連萬鋼也在“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連續下滑5個月,確實是不能再退了。”
隨后在公開論壇上,苗圩對補貼政策進行了明確表態。有汽車業內人士稱,“市場兵荒馬亂之際,苗圩的發言正如一劑穩定劑給予市場信心。”在圈內看來,沉寂已久的市場將重新迎來多項政策利好支持,行業重整后有望重新迎來春天。
基金經理高喊“確定性機會”機構紛紛看好新能源產業鏈前景
從特斯拉降價進軍中國到補貼政策不會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車市場頻頻傳出重磅消息,無疑也引發資本市場的熱度關注。
隨著新能源汽車板塊行情先后啟動,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買方機構紛紛高喊,“新能源汽車將成為2020年確定性主題之一”。
一位基金經理曾對基金君表示,根據他們內部的測算,比照發達國家的人均汽車保有量,他們預計傳統汽車的發展空間相對有限,人均占有率能夠提升的空間已經不大。但是新能源汽車不同,比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和當前新能源汽車在整體汽車產業中的占比就會發現,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產銷空間還很大。“當前新能源汽車在整體汽車產業中的占比還非常低,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空間是以10倍計的。”
另有基金經理分析,過去數年間,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和補貼政策一直是世界領先水平,但是近年來歐洲、北美市場的政策扶持也相繼出臺,各大汽車企業,尤其是歐洲幾大汽車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內不斷加大投入量。“全球汽車龍頭公司的大力投入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中上游行業。”該基金經理表示,“未來,很多中上游企業的發展可能將擁有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今年開始,多家機構也圍繞新能源汽車進行多次電話會議并出具相關深度研究報告。截至目前,今年已經有超136份行業報告就新能源汽車政策穩定及行業機會發布了相關研究報告。
中銀國際新能源汽車分析師沈成等分析,2020年補貼政策有望保持相對穩定,政策支持體系搭建完畢,為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020年也是合資和外資車企新能源車型釋放和銷量發力的元年,以特斯拉為代表,主流外資車企紛紛發布有產品力的新車型,劍指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有望成為國內銷量的重要支撐,也將激發鯰魚效應,刺激自主車企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并有望建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品牌認知和消費習慣,加速電動化進程;此外公共用車電動化也將成為國內銷量重要增長點,預計2020年國內銷量有望同比大幅增長。
方正證券汽車行業研究指出,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重點關注兩條主線:一是特斯拉產業鏈以及2020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可能變動帶來的行業機會,二是受益于補貼政策的穩定預期,會帶來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的估值修復。
特斯拉行情提前啟動產業鏈率先上演大漲行情
實際上,在補貼政策重磅調整消息發布之前,特斯拉相關動作早已攪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A股特斯拉行情連續多日出現大漲行情。
就在1月3日,特斯拉高調宣布國產Model 3售價將降至30萬元以內,同時首批車輛正式交付,而1月7日特斯拉宣布“國產Model Y”項目啟動,上海超級工廠受市場熱度關注。
短短兩周,特斯拉美股市值持續沖高,A股特斯拉概念股也出現大漲行情。數據顯示,年初至今,特斯拉指數已經從2410.46一路沖高至2841.59,年內漲幅超16%。
板塊內,亞瑪頓、模塑科技、旭升科技、安潔科技等多個特斯拉概念股漲幅超30%以上。
中信證券表示,新能源汽車投資的核心需要把握特斯拉產業鏈機會。特斯拉產品具備領先性,Model 3 是目前電動車行業真正的爆款產品,正帶動產業鏈的持續快速增長,并對行業產生極強的示范效應。標的包括: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宏發股份、均勝電子、華域汽車、寧波華翔、銀輪股份等。
東吳證券表示,特斯拉產業鏈機會將有望復制蘋果的黃金十年。具體來說,正是因為蘋果和特斯拉這樣的公司,消費者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手機和電動車原來是這樣。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和特斯拉的表現對整個行業起著決定性意義。特斯拉近期再創歷史新高,從產業鏈聯動性的角度,A股相關板塊預計產生一波明顯的主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