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披露工作即將于1月17日正式啟動,市場對年報題材股的炒作也隨之越來越熱,以拓維信息、華銘智能、益生股份為代表的年報績優股輪番出現在本周的個股漲停板上,不過業內人士仍提醒投資者,在今年年報發布期間,年報有五種“地雷股”值得投資者警惕。(重慶商報)
A股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披露工作即將于1月17日正式啟動,市場對年報題材股的炒作也隨之越來越熱,以拓維信息、華銘智能、益生股份為代表的年報績優股輪番出現在本周的個股漲停板上,不過業內人士仍提醒投資者,在今年年報發布期間,年報有五種“地雷股”值得投資者警惕。
地雷1
業績變臉股
滿足三條件變臉風險概率高
截至1月8日,A股市場已有圣農發展、普利特等上市公司對原先發布的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進行了修正,雖然上述公司修正后的業績走向均趨于正面,但從A股歷史上看,隨著業績預告修正的深入,會有大量業績不及早先預期的個股出現。
【點評】安信證券投資顧問喻緣:上市公司年報業績突然出現下滑,一方面有可能是受到短期意外因素的干擾,一方面也有可能表明公司的主營業務遭遇轉折性調整,但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那些年報預告性質由大幅預喜修正為預憂的變臉“地雷”股極有可能給二級市場中的投資者造成“飛來橫禍”,同時動搖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心。一般而言,2019年前三季度非經常性損益較大、商譽規模較高、去年同期業績基數較高等三條件的個股遭遇業績變臉風險的概率較高。
地雷2
業績虛胖股
投資者應格外警惕這種上市公司
雖然已公布2019年年報預告的上市公司有超過半數預計業績預喜,但其預喜的原因也紛繁多樣,因而投資者在挖掘預增品種的同時,不能只看預增幅度,更要看其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例如中威電子預計2019年最多盈利1116.7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35%,但如此佳績的取得卻在相當程度上是依靠軟件退稅收入以及各種政府補貼,據中威電子測算,2019年公司獲得的非經常性收益高達899.56萬元,相當于其2019年預計凈利潤上限的八成,因而其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令人懷疑。
【點評】海通證券投資顧問翁玉洋:業績虛胖個股雖然存在短線走強的可能,但很難成為資金長時間關注的對象,更多停留在題材炒作的層面,短時間內股價出現暴漲暴跌的風險較大,特別是那些主要通過甩賣資產、借助金融投資等不確定性較大、收益缺乏可持續性實現業績虛胖的上市公司,投資者要格外警惕。
地雷3
業績似增實減股
迷惑性強多考量業績環比增幅
即便上市公司2019年的業績能夠通過主營業務的提升實現同比增長,投資者也不能輕易盲目看好,如富臨運業預計2019年凈利潤為1.0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70%。但是對比富臨運業2019年三季報1.03億元的凈利潤規??梢园l現,該公司在2019年四季度實際上遭遇了約164萬元的虧損,表明其業績增速存在環比下降的壓力。
【點評】華融證券投資顧問李佳:這類年報業績似增實減的個股對投資者有較大的迷惑性,因此投資者在布局年報業績預喜股時,最好結合該公司最近三個季度以來的業績環比增幅予以考量,如果相關個股的季度業績環比增幅與季度業績同比增幅保持同向增長,且季度業績環比增幅不低于季度業績同比增幅,那么就說明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較為穩健。
地雷4
退市風險股
退市邊緣ST股關注價值大不如前
2019年以來已有眾和股份等10家公司因業績連續虧損、財務造假、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面值、信息披露違規等原因被迫退市了,考慮到目前還有9家公司處于暫停上市狀態,2019年年報發布后還將有上市公司陷入退市的泥潭,因此2019年的業績走勢對于甄別相關公司的退市風險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通常情況下,如果已經“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在2019年繼續虧損,卻沒有資產重組等外力的救援,其退市的風險將大幅增加,而對于有退市風險的個股,主力資金向來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點評】五礦證券投資顧問龔科:從2019年以來A股市場的監管風向看,加大劣質上市公司的退市力度已成定局,加之IPO持續提速以及重組借殼難度的加大,處于退市邊緣的ST股的關注價值大不如前,建議普通投資者不要再介入ST股的炒作,如果已經被ST處理的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繼續報憂、主營業務持續惡化、股權分散、缺乏大型國有企業支撐,那么投資者應盡快從相關個股中撤出。
地雷5
明利好暗利空股
年報利好可能只是“煙幕彈”
近期,部分A股上市公司發布2019年年報業績預增、利潤分配預案等利好消息之后不久便又發布了可能會對股價造成利空沖擊的負面消息,以美聯新材為例,該公司2019年12月15日公布了2019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派0.75元送3股轉增6股。不過1月4日美聯新材共有合計占公司總股本比例達69.33%的限售股迎來解禁,其中包括了此次分配預案的提議人黃偉汕等公司重要股東所持有的股份。雖然公司實控人黃偉汕、總經理張朝益、持股5%以上股東張盛業承諾未來六個月內不減持股票,但段文勇、張朝凱等手握解禁限售股的公司高管或重要股東卻沒有進行相關承諾。
廣發證券投資顧問王立才:對于在年報期間明送利好,暗藏利空的個股,投資者需要分辨其利空的影響程度,如果利空因素來自公司控股股東或高管層,那么有可能表明相關公司的年報利好只是“煙幕彈”,投資者最好加以回避。如果其利空因素是來自上市公司外部,且利空程度不足以抵消年報利好,那么投資者還可以予以謹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