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基金全行業130家基金公司,旗下2113只債券型基金(剔除2019年以來成立)平均收益率為5.86%,同比增長29.69%,延續了2018年的增長勢頭。而其中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吳基金”)的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卻為2.05%,同比下降超100%,在13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一。
債基平均收益業內墊底
據東吳基金官網顯示,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東吳基金旗下基金共41只,規模166.55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13只,規模38.72億元,占比23.23%。
《投資者攻略》梳理東吳基金2017年三季度末至2019年三季度末期間的財報,發現從2018年三季度末,東吳基金開始發力債券型基金。2019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占東吳基金總規模比重均在20%以上,僅次于東吳基金旗下的貨幣型基金,成為創收的另一主力。
然而,近年來,其債券型基金收益不佳。據同花順數據顯示,近6個月、近1年、近3年平均收益率分別為2.08%、2.34%、0.73%,均低于行業均值。2019年平均收益率2.05%,同比下降超100%,行業排名倒數第一。
《投資者攻略》曾就旗下債券型基金收益不佳的原因,發函詢問東吳基金,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回復。
據公開資料和同花順數據,經《投資者攻略》分析統計發現,東吳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末至2019年1月25日期間,對風險債券“16信威01”的估值不作為,致重倉的東吳鼎利、東吳鼎元A/C、東吳優信穩健A/C三只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大跌,是造成旗下債基近6個月、近1年、近3年和2019年平均收益率不佳的主要原因。
對風險債券估值不作為
公開資料顯示,“16信威01”是上市公司北京信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債券,該公司曾在2016年12月23日停牌,2019年7月12日復牌。
東吳基金財報顯示,2018年三季度末,東吳基金對“16信威01”的估值為85.23元,到四季度末上調至96.21元。《投資者攻略》查詢2018年四季度末至2019年1月25日期間,各估值機構發布的關于“16信威01”的估值公告,發現多家估值機構和持倉基金對“16信威01”的估值均進行了下調,從平均估值96元下調至73元,降幅23.96%。而據東吳基金官網顯示,在這期間,東吳基金對“16信威01”估值始終維持在96.12元,并沒有進行任何修正。
據某媒體對東吳基金相關人士的采訪,東吳基金采用的是第三方估值機構中證公司的估值,自身并沒有進行主動調整。但同樣是跟蹤中證公司估值且重倉“16信威01”的博時安心收益債基,卻在2018年三季度時就給出了“16信威01”68元的估值,到四季度末,一度又將該估值重新下調至50元以下。反觀東吳基金,卻無動于衷,至于為何不做出相應調整,原因未知。
內控不嚴兩次遭重大處罰
公開資料顯示,包括中證公司在內的多家第三方估值機構,對債券的估值方法采用的是貼現現金流法。該方法對短期風險并不敏感,遇到有違約風險的債券,需要基金公司內部的估值委員會對估值進行及時修正和調整。據東吳基金官網顯示,東吳基金并未建立有相應的估值委員會,凸顯其內控體系建設不完善。
實際上,自2018年6月至今,東吳基金因內控問題已連續兩次遭上海證監局重大處罰。
2018年6月,東吳基金因其旗下的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在投資管理中,投資決策缺乏充分依據,以及存在公司從業人員與他人聯合擔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被上海證監局責令進行為期六個月的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受理其公募基金產品注冊申請。
2019年6月,東吳基金因在業務開展中未建立控制嚴密、運行高效的內部監控體系,未遵循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優先原則,辦理相關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被上海證監局責令進行為期六個月的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受理及審查其公募基金產品募集申請。
關于2019年6月的整改,東吳基金曾在當年半年報中表示,已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成立了專項整改工作小組,制定了全面落實整改計劃。
《投資者攻略》曾就具體的整改措施以及內部管理的未來規劃,發函詢問東吳基金,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