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唱晚薄山湖
三里河公園晨曦
美麗常莊,千畝荷塘。
老樂山下,水上飛人。
千年古縣紅土地,旅游興縣添活力。豫南明珠確山縣于漢朝置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故鄉。境內的竹溝鎮曾是抗戰時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戰斗和工作過。近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53萬人民,以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創建為總抓手,在這片1650平方公里的紅色土地上,合力描繪著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絢麗畫卷。
山清水秀鑄就宜居家園
盤龍臥虎高山頂,朗陵大地沐春風。山清水秀紅土地,宜居家園如畫中。
確山,漢稱朗陵,隋初改名朗山縣,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避宋始祖諱改朗山為確山縣。元明清相沿未變,縣城移駐于盤龍山下,已歷經1400多年。
確山,文化厚重,山川奇秀,輝耀著2000多年的建縣史,璀璨著歷史傳奇的吉光片羽,是為中原名縣。
境內有道教圣地——老樂山,是九九重陽登高文化的發祥地;有千年古剎——北泉寺,是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持節不屈、殉國遇難處。大美薄山湖被譽為“中原漓江”,七色彩云谷被稱為“中原丹霞”。此外,風光秀美的“翡翠畫廊”天目山,獨特別致的留莊稻田藝術公園,荷葉田田、小橋流水的“夢里水鄉·美麗常莊”,都為這里增添無窮魅力。高鐵帶狀公園、三里河景觀公園、盤龍山文化公園相繼建成,市民們周末休閑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確山,是紅色的熱土,革命的圣地,抗戰時期,這里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小延安”竹溝鎮是老一輩革命家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等戰斗工作過的地方,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戰斗于白山黑水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出生在確山。離縣城10里處,有莊嚴肅穆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館內陳列的珍貴文物訴說著這位民族英雄的輝煌人生。
確山,三山三丘三分田,半分水路半莊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方秀美的家園。
依托豐厚的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近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以創建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以“紅色文化為核心,自然山水為特色,鄉村文化為底蘊”,緊緊圍繞“一山一水一精神”,深度叫響“紅色圣地·生態家園”文化旅游名片,在“紅土地”上做起了“綠文章”。
為把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產業優勢,近年來,確山縣大力實施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創建工程,推進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旅游產業標準,叫響旅游產品品牌,加快旅游發展步伐,全縣旅游業實現了穩步提升、跨越發展。
頂層設計形成創建合力
確山縣把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創建,作為全縣的重點工程、系統工程、全民工程,抓好抓細抓落實、求真求實求成效。
縣里成立了由縣委書記路耕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彭廣峰任第一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分成綜合協調組、標準實施組、宣傳組、督查組、檔案組等專業小組,由縣委常委或副縣長任專業組組長,并抽調住建局、交通局、工商質監局、食藥監局、商務局、檔案局的9位同志到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創建辦公室集中辦公。縣財政為旅創辦公室列支了20萬元的辦公經費,保障了創建日常工作的開展。
2017年11月29日,召開高規格的“確山縣創建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動員大會”,對全縣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創建工作作出周密的部署。確山縣把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創建工作列入縣政府工作報告和全縣重點工作考核體系。2018年4月20日、6月13日、8月10日,縣委、縣政府又數次召開大規模的創建工作推進會,在全縣形成壓力時刻傳導、部門積極參與、項目全面進展、創建扎實開展的良好局面。縣旅創辦對創建工作實行常態化督導督查,并采取周例會、推進會、現場辦公會等形式,推進旅創工作扎實開展。
學習宣傳營造創建氛圍
旅游標準化,是知識性、專業性較強的課題,有著科學的規范和嚴格細致的要求。為此,縣旅創辦多次組織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創建業務知識并組織考試。
在紅色確山、縣電視臺、確山縣旅游網等媒體上開辦了旅創專欄,在《駐馬店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發了新聞專稿,在旅游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門店、城區公交站點櫥窗、重點道路過街龍門架、路燈桿等處,隨處可見旅創宣傳的標語、條幅、宣傳畫等,營造了濃厚的創建氛圍。編印《旅游標準化知識133問》《確山風光》旅游圖書和宣傳折頁,普及推廣旅游標準化知識。
體系建設抓好標準實施
2016年,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委托河南省標準化研究院編制了《確山縣旅游標準化體系表》《確山縣旅游標準化發展規劃》《確山縣旅游標準化工作管理辦法》等標準體系,編制了《確山縣旅游業發展地方標準》,為旅游標準化創建工作奠定了基礎。
以示范企業為引領,積極推動創建工作開展。為了讓標準化創建全面開花,在全縣確立“六帶六區”的發展框架。其中,城鄉休閑服務一體化示范區以“城市就是景區,休閑就是生活”為理念,著力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把確山城區和城郊打造成著名的休閑服務服務一體化示范區。
圍繞標準化創建,近年來確山縣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提升。已經完成城區44條道路及人行道的改造升級,城區14個游園的綠化管理工作實現了規范化,綠化管護面積63萬平方米。投資2800多萬元,新建或改造公共廁所70座。在城區建設公共自行車站點,增開了縣城至景區的公共汽車。投資300多萬元,在高速公路和省道安裝旅游交通標示牌68個,另有44個縣鄉道路旅游交通標示牌正在制作安裝。京港澳高速下路口的旅游廁所和游客咨詢點的改建工作已經完成。在鄉村旅游重點區域統一設計、統一制作、統一安裝農家賓館招牌,打造確山鄉村旅游景觀。
2017年以來,由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工商質監局負責編制《確山板栗生產標準》《確山黑豬生產標準》《確山夏枯草生產標準》《確山涼粉生產制作標準》《確山提琴生產標準》《無公害優質紅薯生產技術規程》《綠色食品干野菜生產標準》等地方標準,“旅游+”行業的生產經營標準和規范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