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冷鶴麗書記給孩子們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
邁進鶴壁市第四中學大門,記者就被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吸引,綠草如茵,樹碧花紅,書聲瑯瑯,師生和諧,一幅生機勃勃的深秋美景圖躍然入眼……
該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等建設的同時,堅持“用先進文化引領,使學生成長、老師成功、學校發展”的辦學理念,構建一個立體化、全方位的養成教育體系,努力培養學生成為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念好“每周寶典”制定活動細則構建養成教育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養成教育,沐澤學子。
在鶴壁市第四中學,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專題活動:“一周一視頻,一周一習慣”“一周一主題,一周一演講”。由學校政教處牽頭,教科室配合,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實施,“一周一視頻,一周一習慣”是每周查看學校網絡視頻,從發生在學生、學校的問題入手,圍繞一種習慣,組織學生、班主任觀看視頻,看完視頻后,組織學生談體會、找不足,讓學生和老師提出整改意見,促進學生習慣養成。全員參與,共建文明校園。
學校利用每周升旗儀式,負責升旗儀式的班級,圍繞“一個習慣”作主題演講,倡導該校全體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做文明使者,愛美麗校園。
良好的習慣從知中行、導中明、做中改。校風在變,學風在變,學生也在變,文明的種子在每一個學生心中次第綻放。
挖掘“傳統寶庫”借力優秀文化探索養成教育
傳統文化教育與“養成教育”結合起來,培養青少年學生傳統文化素養,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讓傳統戲曲走進孩子們的生活,同時將剪紙藝術、武術、傳統文化講座等引入了課堂。與此同時,利用中國傳統節日,開展了“中國夢”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以及“傳承紅色基因”“勞動美”社會實踐等活動,加強中華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
除此之外,通過開展富有校園特色的“最美孝心少年”“新時代好少年”“做四有好老師”“文明家庭”等評選,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傳統文化潛移默化教育影響下,校園里尊師愛生、講文明講禮貌、愛學習愛鉆研愛勞動等蔚然成風。
架起“互通寶橋”家校共同攜手抓實養成教育
通過家長學校,開展調查、研究,請優秀家長到學校介紹培養孩子的經驗,每年多次舉辦家長學校、家長會、家委會等,增進學校與家庭信任與了解,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學校曾先后多年被評為河南省卓越家長學校、鶴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
養成教育常抓不懈,主題活動此起彼伏。文明交通勸導、社區街道保潔、關愛貧困學生等志愿服務已成為該校的一種常態,師生們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走上街頭,深入巷道,動手清潔環境,維持交通秩序,倡導文明從身邊做起,讓養成教育在四中深入人心,轉化成為獨特的四中文化。
該校將不斷豐富養成教育的內容,拓展養成教育渠道,引導學生追求“好行為”,養成“好習慣”,成就他們終生難忘的養成教育“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