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洛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在日前召開的洛陽市城鄉規劃委員會2019年第十次會議上,審議并原則通過《西工小街改造提升設計方案》《洛陽市東關大街街道風貌整治設計方案》《廣州市場步行街改造提升設計方案》《洛陽市老城區貼廓巷文化步行街改造提升設計方案》等,未來特色文化街區加持,助力古都洛陽奔向“詩與遠方”。
西工小街凸顯古韻新風
按照《西工小街改造提升設計方案》,洛陽將率先對凱旋路以北的“丁”字路段進行提升改造。改造后,該段西工小街建筑風格將統一為新中式,體現古韻新風的建筑特點,突出區域文化內涵,成為知名小吃匯聚的特色餐飲步行街。其中,小街東西兩側建筑立面將采用新中式風格進行美化,街道內雜亂的“三線”將進行入地改造,統一規劃室外空調機位及格柵樣式,與建筑立面改造相協調。
廣州市場步行街凸顯工業文化
按照《廣州市場步行街改造提升設計方案》,將對廣州市場步行街周邊“廿”字形街道進行改造升級,同時深度挖掘洛陽“一五”時期工業文化符號等,在現狀商住樓立面改造中加以展示,使廣州市場步行街整個街區風貌更加統一,充滿歷史氣息。
按照規劃,廣州市場步行街下一步將禁止車輛駛入,將被打造成極具商業特色的步行購物街區。同時,在該步行街各個入口處增加簡易雕塑造型的導視標志,擴寬平整道路,實施“三線”入地。
貼廓巷將重現“小洛陽大南關”
貼廓巷位于老城區,西起南門口街,東接呂氏街,南至校場街,北臨中州渠,全長約520米,是串聯洛邑古城和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通道。
作為今年洛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一項重點民生實事,貼廓巷文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將依托街巷文化故事,挖掘民俗元素,通過文化景墻、浮雕景墻、特色地面鋪裝等設計,打造文化步行街,構建場景和業態豐富的游客體驗街區。
貼廓巷臨街兩側建筑改造,將采用晚清風格,結合從洛八辦等晚清民居中提煉的建筑底蘊和建筑符號,對現有街巷內建筑的屋面、立面、門窗等進行改造和修繕,實現建筑外觀和街區環境大幅提升,重現昔日“小洛陽、大南關”的繁榮景象。還將在貼廓巷北面中州渠段部分區段打造一條商業水街,并通過5條巷道與貼廓巷實現環通,構建豐富的濱水休閑文化體驗街區。
東關大街將打造綜合歷史文化街區
按照規劃,東關大街提升項目將全面改善街區環境及建筑風貌,對建筑立面、道路交通、配套設施等進行提升,打造富有歷史文化,集餐飲、手工藝、民俗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
改造后,東關大街建筑立面將主打明清風格,并同步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和修繕,對具有年代感的建筑進行維修加固、局部改造,更好體現歷史韻味,對現代磚混商住樓進行立面提升改造,使其與整個街區風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