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研究顯示,“水桶腰”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重要風險因素,但腹部脂肪與心臟病二次發作的關系卻鮮為人知。《歐洲預防心臟病雜志》近日發表研究證實,隨著腰圍的增長,心臟病首度發作的幸存者再次病發入院風險會增加。
為明確腹部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復發之間的關系,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團隊對首次發生心臟病后的2.2萬名患者進行了為期3.8年的追蹤調查。大多數參試者腹部肥胖,男性平均腰圍超過了94厘米,女性超過80厘米。隨訪結果顯示,與整體肥胖度相比,腰圍成為心臟病二次發作的重要指標。這一現象在男性群體中更明顯。
該研究報告作者、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哈尼·莫哈馬迪博士表示,一般來說,在首次發生心臟病后,病人會接受嚴格的二級預防醫療措施。由于高血壓、高血糖和糖尿病等原因,患者腹部普遍偏胖。該研究提醒,重視保持適中的腰圍對于預防心臟病十分重要,平衡飲食和定期運動有助于減少腹部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