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孕產婦來說,胎兒的健康是最讓人掛心的問題。妊娠合并糖尿病分為孕前糖尿病的基礎上合并妊娠以及妊娠前糖代謝正常、妊娠期才出現的糖尿病兩種,無論孕產婦屬于哪一種,若孕期血糖控制不良,高于正常范圍,都將對母兒帶來極大的影響,其中之一為新生兒低血糖。
孕婦血液中的葡萄糖可透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刺激胎兒胰島素分泌,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如果孕婦血糖控制不佳、長期高血糖,將導致胎兒高胰島素血癥,新生兒出生脫離母體高血糖環境后,血糖供給突然中斷,而高胰島素血癥仍存在,由此引發新生兒低血糖,嚴重時危及新生兒生命。
我國新生兒低血糖的診斷標準為血糖<2.2毫摩爾/升(40毫克/分升)。大多數低血糖新生兒無任何臨床癥狀,診斷主要依靠血糖監測,有癥狀的低血糖患兒依據低血糖程度及持續時間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可表現為嗜睡、食欲缺乏、喂養困難、發紺、呼吸暫停、面色蒼白以及低體溫甚至昏迷,也可能出現煩躁、激惹、震顫、反射亢進、高調哭聲甚至抽搐。盡管如此,通過及時治療,上述癥狀可迅速逆轉。然而,嚴重持久的低血糖可引發新生兒全身急性反應與神經系統障礙,造成永久性腦損傷,進而導致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因此對新生兒出生后及時血糖監測,預防低血糖的發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除了妊娠合并糖尿病者生下的寶寶,早產兒和小于胎齡兒的寶寶由于胎齡小、糖原儲備少等也容易發生低血糖。此外,新生兒窒息、感染、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溶血以及先天性代謝疾病等也是發生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健康足月兒低血糖的發生率為1%~5%。而早產兒和小于胎齡兒的低血糖發生率為15%~25%。
因此,對于正常妊娠和分娩的健康足月新生兒,不需要常規進行血糖篩查和監測,但是對于母親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寶寶、早產、小于胎齡以及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新生兒,一定要積極監測。一般建議新生兒出生后30分鐘內行末梢血糖檢測,提早喂糖水、開奶,必要時以10%葡萄糖液緩慢靜脈滴注。根據新生兒個體差異、風險程度確定血糖監測的頻率和時間,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無癥狀高危兒的血糖監測應在生后30分鐘內進行,并持續到經過多次穩定的喂養周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