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正是心腦血管病高發期。因為人體心腦血管功能對溫度變化很敏感,氣溫變化易成“導火索”。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教授、亨廷頓醫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官羅伯特·克朗研究發現,心源性猝死從11月底開始攀升,到來年初達到高峰,然后隨著天氣變暖而減少。
早在2015年,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就顯示,隨著氣溫下降,循環系統疾病、冠心病和心臟病的死亡率都在上升。氣溫每下降1℃,死于各種原因的人數增加0.49%,中風發病率也持續升高。克朗解釋說,這是許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冷空氣會導致動脈收縮,減少血流量和氧氣輸送量,增加血栓形成幾率;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節,研究表明,人們在感染流感后不久,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會增加;如果人們在冬季假日期間的慶祝活動中過度放縱,飲食不加節制,都會造成心臟病高發;冬季寒冷,會妨礙人們外出鍛煉,造成脂肪堆積,傷害心臟;黑夜變長,人們更容易得抑郁癥,情緒煩悶不安、抑郁和心臟病之間也有聯系。
鏟雪不當也會造成心臟病發作。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附屬醫院的納瑟莉·奧格醫生在魁北克省進行的研究發現,雪越大,心臟病發作的人越多。鏟雪對體力的消耗非常大,心臟病高危人群的發病風險格外高。在雪地里賣力勞動會增加對氧氣的需求,同時動脈在寒冷環境中會緊繃,造成雙重打擊。
研究人員建議有心臟病風險因素的人冬季要高度警惕。為保護心臟,此季節人們更應保持健康飲食,避免吸煙,注意保暖,不要從事劇烈的體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