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很常見,但是在糖友身上,有些腹痛要尤為謹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世東告訴記者,糖尿病患者發生急性腹痛,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酮癥酸中毒是由于人體內的胰島素嚴重不足引起的急性代謝并發癥。患者早期會出現如全身無力、多飲、多尿等情況,隨著病情的進展開始出現嚴重的消化、呼吸系統癥狀以及輕微的神經系統癥狀;晚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反射遲鈍,甚至昏迷。需要注意的是,此病容易被誤診為急腹癥或腸胃炎,從而耽誤搶救時間。因此,糖友在出現不明原因腹痛時,首先應警惕是否發生了酮癥酸中毒。
2.降糖藥物副作用。α糖苷酶抑制劑因其會抑制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導致腸道內糖分過多,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氣,從而引起腹脹、排氣增多、輕微腹痛、腹瀉等問題。此外,二甲雙胍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也會引發輕微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3.慢性胰腺炎。胰腺“隱居”在胃臟的后面,胰島素就由它生產。胰島功能是否正常,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正因為如此,糖友需防范胰腺炎的發生,而慢性胰腺炎患者因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可能受損,容易發展為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消化不良、上腹痛、腰背痛、厭食等癥狀,應該及時前往醫院就診,謹防胰腺炎的發生。
4.植物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其發生與糖尿病病程長短、血糖控制好壞等密切相關。據統計,糖尿病病程為5年、10年、20年者,神經病變的患病率分別達30%~40%、60%~70%和90%。當胃腸的植物神經發生病變時,患者可出現胃蠕動減弱、排空延遲,醫學上稱為“胃輕癱”,表現為胃部脹滿、噯氣、嘔吐等。此外,腸功能紊亂可引起便秘、腹瀉或二者交替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