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越北部灣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與養護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中越邊境廣西東興市北侖河口舉行,共向北部灣水域投放魚蝦類苗種約5600萬尾。
北部灣是中越兩國陸地所環抱的半封閉淺水海灣,有著相對獨立的地方生態群系,種類繁多,是中越兩國漁民共同的作業漁場。
2017年以來,中越兩國在北部灣聯合開展了三次增殖放流活動。中方開展了真鯛、紅鰭笛鯛、青石斑魚、長毛對蝦、墨吉對蝦等苗種繁育和放流工作,放流總數量超過8400余萬尾,具體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承擔。
據中方監測評估結果顯示,黑鯛回捕比例達17.29%、長毛對蝦回捕比例達32.19%,直接投入和產出比在1:5.59。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共向北部灣放流各類水產苗種30多億尾。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北部灣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中越兩國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次活動是保護北部灣漁業資源和生態,增加兩國漁民收入和漁業效益的重要舉措。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馮德進通過視頻致辭表示,越方將繼續以積極態度,推動兩國在農業和漁業方面的合作。(記者郭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