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顯陽5日介紹,廣西人工林面積,國家儲備林建設規模、建設質量居均全國首位,力爭2021年全年完成植樹造林280萬畝,完善構建珠江—西江流域、邊境地區、北部灣沿海地區生態安全屏障。
地處珠江上游的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45%,是中國生態環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黃顯陽表示,廣西天然林全面停伐,并大力實施林業“金山銀山”工程、“綠美鄉村”建設、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連續12年每年植樹造林300萬畝、義務植樹8000萬株以上。推進人工造林使廣西坡耕地泥沙流失量5年間減少近五成,石漠化土地面積凈減20%,治理成效穩居全國第一位。
目前廣西已完成珠江防護林建設面積2400萬畝,維系珠江流域水源涵養區生態功能,為粵港澳地區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提供重要保障。
2021年廣西全區林業工作會議透露,當地將繼續深入實施林草生態保護提升工程,今年預計完成珠江防護林、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人工造林,加大漓江、粵桂九州江等流域生態修復力度,統籌實施退化林修復230萬畝。
廣西林業部門還將推進與粵港澳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重點項目共建共治,開展粵桂界河河道綜合整治等環保重點項目。
依托生態優勢,廣西發展森林全域旅游發展新業態,欲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康養旅游首選地。 (記者 黃令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