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4月29日公告,2020年2月27日晚7點至9點,時任江蘇省響水縣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兼局長的沈愛東,邀請因為開聯席會議誤餐的縣公檢法系統17人到單位食堂包間內聚餐,席間飲酒,等餐期間打牌。17人隨后都因此被處理。
一個縣的公檢法一把手以這樣的方式齊齊亮相,讓人感到意外。公款聚餐、飲酒、打牌……還發生在全國疫情高發期,這不僅僅違反了八項規定,還為當地疫情防控起了個不好的頭。如此做派會帶來什么惡劣影響,不言而喻。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行多年,早已深入人心,何況公安系統明令禁止工作日飲酒,又有疫情期間不得聚餐的規定,防線不可謂不多,但仍然層層失守,甚至一些黨員干部帶頭違規。這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值得深思。
在響水縣這起事件中,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敬畏、心存僥幸是一個重要原因。
比如,要守住“總要盡地主之誼”的面子,就選擇性忽視了“同城不吃請”的規定;為了“喝點酒助興”,就把市公安局疫情期間“嚴禁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飲酒”的規定拋到了腦后。
以為動點“歪腦筋”,搞點小動作,不會有人發現。在這起違規事件中,作為召集人的沈愛東便存在僥幸的心理,他之所以把聚餐地點放在交警大隊的食堂,就因為這里比較偏遠,過了晚上7點少有人經過,不容易被發現。
具有僥幸心理的黨員干部并不是個別。不能去五星級酒店,就把腐敗戰場轉向“農家樂”,或隱入單位食堂;不能明目張膽地喝酒,就把茅臺裝進礦泉水瓶……
在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干部自以為勞苦功高,把公款吃喝當作自然而然的慰勞,還以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疫情防控,不會關注到這些小事。這同樣是一種僥幸心理,成了有些黨員干部的“絆腳石”。
然而,事實表明,任何時期,作風建設都不會放松。黨員干部須以此為戒,在內心深處筑起紀律防線。不知敬畏、心存僥幸,最終只能被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