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挑戰,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下滑。
“盡最大可能挽回損失,爭取實現最好的工作成績。”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會上表示,隨著國內經濟運行逐步趨于正常,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中央企業經濟運行已經出現了積極向好的跡象。
一季度央企效益階段性下滑
彭華崗表示,中央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萬億元,同比下降11.8%,超過八成企業營業收入下滑;實現凈利潤1304億元,同比下降58.8%,57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26家企業經營凈虧損。
“一季度,中央企業的經營結果應該說是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效益下降也是做好疫情防控必須承受的代價。相比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個代價是值得的。效益的下滑也是階段性的,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通過艱苦努力,可以盡力減少和挽回損失。”彭華崗說。
“各企業都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挽回損失,總體運行還是保持平穩狀態。”彭華崗表示,隨著復工復產快速推進,企業經營活動基本恢復。
據彭華崗介紹,石油石化、電網電力、鋼鐵、機械裝備制造和航空運輸等企業春節、疫情防控期間不停工,全力穩定生產經營。中央企業2月底復工復產率超過90%,目前已達到99.4%。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建筑、汽車、旅游等企業克服困難在同行業率先復工。承擔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的中央企業全力保重點保進度。
3月份盈利狀況明顯轉好
多數企業盈利狀況已明顯轉好。彭華崗指出,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的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中央企業3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2萬億元,已恢復至1月份水平;有11家企業一季度已經實現同比增利;有43家企業3月份當月盈利水平恢復至上年月均水平;有37家企業效益降幅比1—2月收窄10個百分點以上。
重點行業投資也在平穩增長。受疫情期間部分停工停產影響,一季度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47.6億元,同比下降4.5%,但3月份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1%,月度投資規模已恢復至正常水平。從重點行業看,一季度石油石化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4%,電力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月份電信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3%。
企業財務結構已基本穩定。3月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65.6%,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56家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37家企業降幅超過1個百分點;帶息負債比率40.3%,同比持平;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同比小幅提升,整體償債能力保持穩定。
彭華崗認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油價暴跌和政策讓利等多重因素影響,一季度中央企業效益出現深度下滑,但各中央企業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推動發展等方面付出了遠比平時更多的努力,一季度取得這樣的結果十分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發生以來,中央企業發揮科技優勢,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技術等助力抗疫,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我們經常講,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國資委將指導中央企業化危為機,利用好這次科技抗疫中形成的研發優勢、產業優勢和成果經驗,加大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布局,加大在生命科學、遠程醫療、醫藥健康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信息同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和轉型升級。”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夏慶豐說。⊙陳碧玉 ○編輯 全澤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