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早年成立過業委會,任期已過好幾年了,但業委會在任期間從未公示過小區的公共收益,業主若想‘摸清家底’,該咋辦?”“我是小區新業委會的成員,現在老業委會拒不交接小區公共收益的賬冊怎么辦?”“小區的公共收益若不依規公示,業主該怎么辦?能采取啥措施,有沒有相關的處罰規定?”……近日,讀者紛紛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雖然各小區具體情況各異,但大多數小區普遍存在公共收益不公開的情況,希望大河報能給大家支支招,破解這一難題。
新業委會上任,老業委會拒不交接賬目
“我們小區今年8月份召開了業主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業委會。小區之前也成立過業委會,第一屆業委會是2008年成立的,任期5年,已經逾期很久了。5年屆滿后也沒有發起過換屆選舉,就這樣一直拖到了2019年。”12月22日,鄭州市金水區一小區新業委會執行秘書馮先生向記者反映稱,目前新上任的業委會遇到了很大的工作阻力,“老業委會的負責人不配合我們的工作,拒不將公章、錢款、物品、小區公共收益的收支賬目、公共用房及有關資料,移交給我們新一屆業委會,造成我們新一屆業委會無法正常開展工作。”
馮先生稱,小區規模并不大,住戶約有200多戶。關于新老業委會交接一事,社區居委會也曾多次出面協調,但收效甚微。目前,新業委會已經申請重新刻了公章,“但問題是,老業委會當初沒有開設對公的銀行賬戶,造成所有經辦的小區公共收益的錢款都是在個人銀行賬戶里,成了一筆難查的‘糊涂賬’。此外,過去這些年公共用房租賃費、小區公共車庫使用費等這些收入,一直沒向廣大業主做過相關財務公開。”
業委會若涉嫌違法,業主可向相關部門投訴
老業委會拒不交接,新業委會上任卻遭遇不能作為的尷尬,這個難題怎么破?
“首先,業委會的任期是有期限的,任期屆滿前應當召開業主大會進行業委會換屆選舉。業委會換屆成功后,前業委會成員應當向換屆后的新業委會交接相關資料,這是法定義務。若前業委會不履行該義務,新業委會可以向轄區街道辦事處進行投訴,因此所產生的法律責任應當由前業委會成員承擔。”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全永在受訪時表示。
李全永律師稱,若經召開業主大會,業委會換屆不成功,前業委會仍然需要履行職責或者由社區代行業委會職責。“需要注意的是,業委會系小區全體業主的授權代表組織,業委會的行為需要得到業主大會的授權,未經業主大會授權,業委會的行為不能代表全體業主的意思表示,不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其次,業委會履職期間沒有按照法律、小區議事規則依法履行公開公共收益明細等職責的,小區單個業主可以要求業委會公開,業委會不公開的,單個業主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若業委會成員存在侵害小區公共收益或者收受賄賂的,業主可以依法向公安機關控告、投訴,查證屬實的,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李全永說。
小區公共收益,如何收清楚花明白?
業主不知情,社區沒權管,小區每年的物業經營性收支,似乎淪為了大家都管不著的“灰色地帶”。根據《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下文簡稱《條例》)的相關規定,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收益情況享有知情權、參與決定權和監督權”。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在物業管理區域顯著位置公示“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經營所得收益和支出情況;物業管理區域內公共車位、共用車庫經營所得收益和支出情況”。
《條例》還規定,業主對公示內容有異議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予以答復。
那么,這筆公共收益,若不依規公示,怎么辦?河南省審計廳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若業主對小區公共收益的收支存疑,轄區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居委會可委托第三方專業審計機構,對小區公共收益專戶進行審計,“相關開銷可從公共收益中支取”。
不依規公示,是否有相關罰則?鄭州市房管局物業處工作人員表示,若物業服務企業不進行公示,首先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條例》規定,將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若業委會拒不履行公示義務,業主可向轄區街道辦進行投訴。”
各地探索舉措,致力解決公示缺失
“《條例》規定得很清楚,業主大會履行決定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和經營的方式、收益分配的職責。”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祁雪瑞表示,也就是說這筆關乎公共利益的公共收益的分配權和使用方式,決定權在業主大會。但召開業主大會,必須要半數以上業主參加,這在現實中操作難度極大,“鄭州近些年建成的小區,動輒有好幾千住戶,業主們因為平時工作忙、怕麻煩等諸多原因,無法對公共收益賬務公開形成有效監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查詢國內關于公共收益的相關新聞報道,了解到,杭州2014年5月實施的《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經營性收益“管理賬目每年向業主公布一次”。但是賬目的公布方式以及公示時長,法規并沒有明確。導致在杭州商品房小區中,經營性收支公示缺失、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仍然存在。
廣州市要求小區經營性收益采取銀行專戶管理,這一舉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金使用不透明的問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鄭州部分小區采訪時發現,一些小區業委會目前還未設立對公獨立賬戶,這樣一來,小區物業經營性收益都存放于物業公司的子賬戶中,由物業公司代管。
由于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力量,使得小區公共收益在支出問題上紛爭不斷。為了讓公共收益成一筆“明白賬”,各地都在進行積極探索。
據媒體報道,12月17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草案)》,用專門的章節對業主共有資金進行規范,從管理、使用、公開、監督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今年7月,杭州出臺《杭州市物業經營性收支信息公示試點工作方案》,要求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把每個月的物業經營性收支項目、金額、摘要等錄入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的信息平臺,業主經實名認證后,可以通過信息平臺查詢本人所在物業管理區域的經營性收支情況。